-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腓骨肌萎缩症相关致病基因初步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腓骨肌萎缩症相关致病基因初步研究
朱梦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内分泌科 浙江 杭州 310006)
【中图分类号】R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105-02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 又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周围神经遗传病。根据神经病理生理特征,遗传方式可分为脱髓鞘型(CMT1),轴突型(CMT2)和特异性中间型周围神经病(DI-CMT),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MT1(AR-CMT1,又称CMT4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健反射减弱或消失、轻到中度远端感觉减退等[1]。
腓骨肌萎缩症临床和遗传学异质性很广泛,其发病率约为1/2500,是最常见且重要的一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据报道,约40多个致病基因,部分CMT遗传位点被定位,致病基因被克隆使准确的基因诊断成为可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疾病预后和遗传咨询信息。本文根据文章报道对几种主要亚型作简要叙述。
1.CMT1型
CMT1A占CMTl的70%~80%,致病基因为pmp22,定位于17p11.2;CMT1B占CMT1的5%~10%,与定位于lq22的MPZ基因突变有关;CMT1C占CMTl的l%~2%,与定位于16p13.1-p12.3的LITAF(SIMPLE)基困突变有关;CMT1D在CMT1中不到2%,与定位于lOq21.1-q22.1的EGR2基因突变有关;CMT1E在CMT1中不到5%,与PMP22基因点突变有关;CMT1F/ CMT2E在CMT1中不到5%,与因定位于8p21的NEFL基因突变有关。临床表现多见起始于下肌远端的无力萎缩,伴感觉缺失,可累及上肢,神经系统检查可见小腿肌肉明显萎缩,呈“鹤腿样”表现[2]。
2.CMT2型
CMT2A1与定位于1p36的KIFlB基因突变相关;CMT2A2在CMT2中占20%以上,是目前最常见的CMT2亚型,与定位于1p36.2的MFN2基因突变相关;CMT2B与RAB7A基因突变相关;CMT2D可能是GARS基因突变导致;CMT2I/2J型和MPZ突变的家系;CMT2F与HSP27/HSPB1突变相关,CMTL与HSP22/HSPB8,Benndorf等研究表明HSP22与HSP27存在相互作用;AR-CMT2A与LMNA基因相关;临床症状与CMTl相比,运动系统受累较感觉系统更明显。较CMTl型有趣,CMT2某些基因亚型有特殊的临床表现[3]。
3.CMTX型
CMTX1与定位于Xq13.1的GJBI相关,编码间隙连接蛋白32(CX32). CMT所表现得的第一个临床特征就是足弓高,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逐渐发展为弓形足。进行性远端肌萎缩使患者出现行走平衡的问题,为避免摔倒,患者会将膝部异常高抬而表现出跨越步态[4]。
4.CMT4型
CMT4存在遗传异质性,在近亲结婚的后代中发病率较高。根据其受累基因(包括GDAP1、MTMR2、MTMRl3(SBF2)、MTMR5、SH3TC2、NDRG1、EGR2、PRX、HK1、FDG4和FIG4,SURF1,SBF1)已将其分为多种亚型,分别是CMT4A、4B1、4B2、4B3、4C、4D、4E、4F、4G、4H和4J等[6]。对于发病率较低的CMT4型的分子诊断更具挑战性。一些特殊的临床特征性表现,如多数患者幼年起病,发病迅速,症状严重,伴有感觉障碍和脊柱畸形,致远端肢体畸形,最终丧失行走能力等[5]。
5.CMTDI型
CMTDIB(DI-CMTB)与DNM2基因突变相关,神经活体组织检查发现轴索变性,大直径有髓神经纤维减少,而节段性脱髓鞘和髓鞘再生及“洋葱球”样结构形成少见[6]。
6.结语
目前CMT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对CMT仍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不断发展, 人类对这类疾病的研究一定会有快速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Rossor AM,Polke JM,Houlden H,Reilly MM.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genetic advances in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NatRevNeurol,2013,9(10):562-571.
[2] Xu WY,Gu MM,Sun LH,Guo WT,Zhu HB,Ma JF,Yuan WT,Kuang Y,Ji BJ,Wu XL,Chen Y,Zhang HX,Sun FT,Huang W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2025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基于Javaweb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医院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急救应急演练脚本.docx VIP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1.6.“小房子”展示会教案(2025秋版).doc VIP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重大风险隐患项描述实践指南(【2025】测评报告新增).docx VIP
- 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整册教案.pdf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23年版).doc VIP
- 急性左心衰护理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