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剔除术不同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docVIP

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剔除术不同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剔除术不同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剔除术不同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颜艳 唐玲霞 (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剔除术不同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剔除术的患者64例,按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采用套圈结扎止血法,对照组32例采用电凝止血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结果: 与术前相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两个时段的FSH水平升高(Plt;0.05),E2水平在第6个月时升高(Plt;0.05),LH水平无明显变化(Pgt;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术后两个时段的FSH 、E2水平较术前均升高(Plt;0.05),LH水平在术后6个月时升(Plt;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FSH、E2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lt;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LH的水平较观察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lt;0.05)。与相较,两组患者术后两个时段的的Fo、PSV较术前均下降(Plt;0.05),对照组各指标下降高于观察组(Plt;0.05)。两组术后共发生卵巢功能下降21例,下降率32.8%,其中观察组7例(10.9%),对照组14例(21.9%)。结论: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剔除术后卵巢创面采用套圈结扎止血法止血效果显著,较电凝止血能更好地保护患者卵巢功能。 【关键词】腹腔镜 巧克力囊肿剔除术 卵巢功能 套圈结扎止血法 【中图分类号】R73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96-01 巧克力囊肿的高发病率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多见于育龄妇女,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其中约有80%的病灶位于卵巢,病灶易反复出血,直接损害女性卵巢储备功能,造成女性生育力降低甚至丧失。随着腔镜等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保留生育能力安全性较高的卵巢囊肿剔除术逐渐由单一开腹式手术向微创手术方向发展,传统开腹手术趋于被腔镜等微创术式替代[1]。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剔除术在临床日益广泛应用。但卵巢门组织分离过程造成的卵巢创面出血问题也日渐凸显,采用安全、高效的方法对腹腔镜剔除术后卵巢创面止血,成为领域内普遍关注问题[2]。我院应用套圈结扎止血法对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行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剔除术的32例患者进行创面止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剔除术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n=32,套圈结扎止血组),对照组(n=32,电凝止血组)。年龄28~51岁,平均37.5岁;生育次数0~3次,平均1.8次;病程为3个月~3年,平均10个月。均有婚史和性生活史。其中有人工流产史52例,占81.3%;剖宫产史21例,占32.8%;合并子宫腺肌23例(35.7%);2例患有原发性不孕症(3.1%)。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病程及卵巢功能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术前检查 所以患者行腹腔镜剔除术前,均经过详细病史询问、妇科检查,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盆腔检查、经阴道B超、血清CA125确诊。 1.3 方法 采用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电子腹腔镜系统。所有病例采用气管插管加静脉全身麻醉,充气二氧化碳行人工气腹。患者膀胱排空后取膀胱截石位,置留导尿管,于脐周做1小切口10mm置入Trocar,形成CO2人工气腹,气腹压力13kPa~15kPa,腹腔镜腔探查盆腔,暴露病变卵巢(若黏连应先行分离)。取头低臀高位,于左右下腹两侧相当于麦氏点部位做第2、3穿刺孔。子宫切除病例于耻骨联合上2cm左旁开2cm做第4穿刺孔,分别置入15mm、10mm、5mm套管与手术器械。抽吸囊液,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囊内,剪开囊壁,剔除囊肿。观察组患者于卵巢皮质较厚且无血管处,使用点状内凝器电灼一个小孔,将分离钳伸入该孔,分离卵巢与肿物至有间隙。将术前准备好的圈套器在肿物上套圈结扎一次,剪下结扎线上端的囊肿物。对于卵巢门组织不致密及卵巢肿物剥除术后仍有渗血、出血的对象,可在距离卵巢门1.5cm~2cm处套圈结扎一次,使卵巢创面得以在套扎皮质囊腔中封闭[2-3]。观察对象10min,若卵巢无局部增大与圈套结扎处渗血现象,表明止血成功。 对照组患者术中在囊肿表面卵巢组织较薄、血管较少的区域使用单极电凝针划1小口,钝性剥离瘤体,采用双极电凝进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