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刘三姐歌谣文化传承及保护
摘要:刘三姐歌谣是一种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宜州壮族先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用聪明才智所创造的无比珍贵的口头文化遗产。刘三姐歌谣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押韵,曲调优美,远播海外,是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重大价值。笔者从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与保护重要意义入手,提出其传承与保护措施。
关键词:刘三姐歌谣文化;传承;保护;措施
宜州是块风流地,
人爱唱歌鸟爱啼;
如今广西成歌海,
三姐山歌数第一。
这是一首在宜州市家喻户晓、广泛传唱的刘三姐歌谣。
宜州市是誉满中外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是著名的山歌之乡,这里人人爱唱山歌,处处有歌声,事事都用山歌来表达。逢年过节,婚嫁、寿诞、喜事、庆典无不以歌为乐,以歌传情,以歌铭志。山歌成为人们日常生产中文化娱乐、交流传递情感的载体。过去60年代,广西歌舞团的歌舞剧《刘三姐》走进首都,荣幸的进入中南海给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以后又走向全国,红遍全国。特别是电影《刘三姐》在全国掀起了刘三姐热。《刘三姐》还走出国门,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同样出现了刘三姐热,而且持续长达几十年之久,以她的题材创作的作品层出不穷,改革开放年代《刘三姐》歌谣又“与时俱进”,在当时已成为宣传各行各业的文化品牌,在宜州随处可见以刘三姐命名的店名、商品名称。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笔者对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探索。
一、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义
刘三姐歌谣是广西各民族民间文化的优秀代表作品,她的歌词内容丰富,灵活可变,幽默、诙谐、押韵、曲调优美、动听、朗朗上口,通俗易唱,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
在过去的年代,宜州市刘三姐歌谣曾一度受到禁止,几近失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春风吹拂城镇乡村,沉积多年的刘三姐歌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倡导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山歌演唱,比赛活动得以复苏。而在全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活动中,通过申报评审,2006年,宜州市的刘三姐歌谣文化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得富有独特魅力的宜州市刘三姐歌谣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刘三姐歌谣文化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历史研究价值,还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传承和保护刘三姐歌谣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刘三姐歌谣文化的研究价值
刘三姐歌谣的研究与探讨,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002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李海峰、邓庆主编的《刘三姐传世歌谣》,内收“刘三姐身世歌”、“刘三姐生活歌”、“刘三姐爱情歌”、“刘三姐游历歌”以及附录“后人唱刘三姐”等歌谣篇章,全都是汉语七言四句体民歌。传统的壮族民歌格式以五方四句欢、七言四句欢、勒脚欢、排欢为最普遍,而且都押腰韵,用壮语演唱。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刘三姐歌谣格式都是七言四句,押脚韵用汉语演唱。尤以桂柳方言的七言四句体最普遍。
如:想妹一天又一天,
想妹一年又一年;
铜打肝肠都想断,
铁打眼睛也望穿。
一把芝麻撒上天,
我有山歌万万千;
唱到京城打回转,
回来还唱十把年。
歌词押韵、抒情、结构严谨、曲调优美,体现了刘三姐歌谣的艺术水平,也充分说明了刘三姐歌谣在民族民间文化领域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肩负着较强的时代重任和使命。我们应该将刘三姐歌谣文化推广下去,让这朵艳丽的民族之花得以传承和发扬。
2.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实用价值
山歌文化在民族民间文化领域里占有重要位置之一,它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是人民生活的亲密伴侣、劳动中的助手、社会斗争中的武器、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知道,山歌不仅对加强民族教育、增强民族团结有极大的教育意义,而且是鼓舞民族士气、加大民族认同、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的有力手段,这十多年来广西河池市年年举办铜鼓山歌艺术节,以铜鼓、山歌搭台,经济唱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刘三姐家乡宜州市连续举办了三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以山歌为媒引来了不少投资商落户宜州,给宜州旅游带来蓬勃生机,使宜州经济突飞猛进。在这大好形势下,我们科学地收集、整理、传承、保护刘三姐歌谣文化,使其更能够深入人心,将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实用价值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3.刘三姐歌谣的艺术价值
“不论是哪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独特含量和研究价值,而刘三姐歌谣也是这样。其一,刘三姐歌词寓意深刻,比喻贴切、对仗工整、意境深远、情意充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其二,曲调优美,节奏欢快悠扬,演唱时有独唱、合唱、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