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五 说“木叶” 课件(25张).pptVIP

人教版必修五 说“木叶” 课件(25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学习并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林庚先生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 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说”是一种文体,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 以记叙、议论或说明来阐述事理,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木叶”这个词,这个形象。 筌 迢远 窸窣 灼灼 寒砧 quán tiáo xī sū zhuó zhēn 亭皋 冉冉 绵密 窸窣 疏朗 相去无几 不落于言 水边的平地。 (1)柔软下垂的样子;(2)慢慢地。 (1)稠密;(2)(言行、思虑)细密周到。 形容细小摩擦声音;文中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1)稀疏而清晰;(2) 开朗。 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不在语言上留下用功的痕迹。 第一部分:(第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即“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二部分:(第4---6段)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文,点明“树叶”与“木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却差别很大。 1—3段都涉及了哪些诗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 6、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淮南小山的《招士隐》 7、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 8、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9、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10、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11、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3、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庾信在《哀江南赋》 1-3段引用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现象,表达观点。 古代诗歌中之所以很少看见“树叶”一词,是因为在文学中存在一种现象,即 “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木叶 落木 高木 高树 意象 树叶 木叶 落叶 落木 “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 褐绿色 微黄 繁密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干燥不湿润 饱含水分 干燥之感 繁密充实 疏朗 飘零之意 春夏之交 清秋气息和疏朗之意 颜色 触觉 意味 微黄 “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第一,木它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木叶”能让人感受到落叶的微黄与干燥; 第二,读者在读到“木叶”的诗句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空阔、疏朗、冷清、萧瑟的秋天气息,它有衰败飘零之感,有离人的叹息,有游子的漂泊之意 由“凌寒独自开”暗示其高贵 “梅”的暗示性,举例说明。 梅花 作者:王安石 (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暗示凄凉心境 卜算子·咏梅 作者:陆游 (宋代) 驿外断桥边, 已是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暗示无奈 寂寞开无主。 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只有香如故。 暗示孤傲清高  暗示高贵纯洁 暗示坚定达观 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抓意象、明意境 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1、官仓鼠--指贪官污吏 2、渔父--代闲适隐逸的生活 3、白发黄鸡--感叹人生易老 4、御衣砧声(洗涤衣物)--思念远方亲人 5、燕然(山)--表达建功立业的壮志 6、行人--念家思亲 7、阳关曲--表达离别伤感或真挚友情 8、长亭、灞桥、南浦--离愁别绪 9、藕丝--谐音为“偶思”,藕节同心,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