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而言的。这里的“尽职”是指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依据诗歌的创作规律,客观地评判本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优劣,进而全面地认识本国诗的特征。而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因为不能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失去了许多比较对象,所以难以把握诗歌的创作规律,难以对本国诗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鉴别。这便是作者所说的“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2.“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的含义是什么? “早熟”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句话借助比喻和对比,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性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3.如何理解“聪明”一词? 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谓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的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流传下去,贻害无穷。 4.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第一,中国先有抒情诗,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以致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适配“诗心”的需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的“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含着深远的意味。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诗,但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作者强调,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总之,诗歌的本质特征在不同国别的诗歌作品中是共同的。 第三部分(第3~7自然段),分析中外诗歌的“同中之异”:1.篇幅短小。原因是,“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一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说明中国诗与西洋诗的共性。 第二课时(研读课文第三、四部分,总结全文) (一)精读文本,自主研讨 1.第3自然段中“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这句话作者想要说明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形式与内容应该完美结合:诗体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喻形式和内容相互作用,谈诗体、诗心互相制约的关系是“雅”事,鞋和脚都是“俗”物,“雅”事居然凭“俗”物说明白了。如此妙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2.第3自然段中“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是什么意思? 答:这里的“易尽”指短小的篇幅,“无垠”指悠远的意味。借助比喻,通过比较,中外诗歌的异同一目了然。 3.第6自然段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答:作者用“蛛丝网”和“钢丝网”,“乐队合奏”和“吹芦管”的对比,指出中西诗的差异。中国的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方诗狂放,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看似轻淡,却字字珠玑,敲人心扉。 4.第8自然段中,“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答:这句话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人的思想、情感、理智、意志等可以有所放纵、驰骋,但最终还得有所回归,寻找定所。生动确切的比喻,令人拍案叫绝。 第三单元 第十课 谈中国诗 1 经典晨读 2 高考导航 3 学习目标 4 课前预习 5 进入课堂 6 课 时 作 业 经 典 晨 读 节妇吟 张 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作者背景】 张籍(约766~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后移居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799)登进士第。张籍家境贫困,官职卑微,又害眼疾,孟郊《寄张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突发化学中毒卫生应急预案.doc VIP
- (最新)执业兽医师聘用协议合同书5篇.docx
- 盘扣式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新版.docx VIP
- 2025年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pptx VIP
- 二次函数复习课公开课二次函数复习课公开课.ppt VIP
-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建标〔2011〕209号).pdf VIP
- DB3301_T0329.1—2020_社会救助家庭家境调查规范第1部分:工作程序_杭州市 .docx VIP
- 建筑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pptx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说明文阅读(附答案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