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PPT
;主要内容:
一、口蹄疫的基本情况
二、口蹄疫的流行状况
三、口蹄疫流行现状的原因
四、口蹄疫的防控对策
五、口蹄疫的疫苗及使用;一、口蹄疫的基本情况;口蹄疫病毒形态:无囊膜,正六边形粒子;现已知有7个血清型,即O、A、C、SATⅠ、SATⅡ、SAT Ⅲ 及AsiaⅠ。每一型内有亚型,亚型内又有众多抗原差异显著的毒株。
根据7个血清型的同源性将其分为两群,即O、A、C和AsiaⅠ型为一群,SATl 、SAT2、SAT3为一群,两群之间的血清型同源性仅为25%~40%,群内同源性可达60%~70 %。
各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同一型病毒株之间,抗原性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O、A、C型FMDV分布世界各地;SATl、SAT2、SAT3主要分布在非洲,AsiaⅠ型主要分布在亚洲。;;目前,划分同一血清型的口蹄疫病毒株普遍采用基因型,将同源性大于85%的病毒株划分为同一基因型,大于90%的病毒株划分为同一基因亚型,大于95%的病毒株划为遗传关系高度密切的同一基因亚型。
对于新出现的口蹄疫病毒株,通过VP1基因系统进化比较分析,可以快速确定其所处地位,选择与之亲缘关系密切的疫苗株,生产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应用部分或完整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数据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来研究口蹄疫的分子流行病学,这种方法已被OIE列为标准诊断方法。;Samuel和Knowles(2001)对OIE/FAO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的105个O型口蹄疫病毒进行VP1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根据核苷酸差异大于85%分为不同基因型的标准,将试验的105个O型口蹄疫病毒株分为8个基因型,以拓扑型 (Topotype)命名,分别为
欧洲-南美型(Europe-South America,Euro-SA),
中东-南亚型(Middle East-South Asia,ME-SA),
东南亚型(South-East Asia,SEA),
中国-东鞑靼型(Cathay and east Tartary,简称Cathay),
西非型(West Africa,WA),
东非型 (East Africa,EA),
印尼-1型(Indonesia-1,ISA-1)
印尼-2型(Indonesia-2,ISA-2)。;O型口蹄疫病毒分离株根据VP1基因比较分为8个基因拓扑型的系统发育树 ;;4.病毒变异
口蹄疫病毒非常容易发生变异。口蹄疫病毒的毒力、抗原性均易封锁变异。不断出现新的抗原性变异的毒株,使已有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好,而导致口蹄疫出现新的流行。;5.口蹄疫病毒的抵抗力
FMD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耐干燥。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甚至数月之久。
病毒对酸和碱十分敏感。
病毒对热敏感,水疱液中的病毒在60℃经5~15分钟可灭活,80~100℃很快死亡。鲜奶中的病毒在37℃生存12小时,18℃生存6天,酸奶中的病毒迅速死亡。;口蹄疫病毒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变化;(二)口蹄疫的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
口蹄疫主要感染偶蹄兽。牛、羊、猪、驼、野生偶蹄兽。幼龄动物较成年动物易感性高。
2.传染源
病畜和带毒动物(包括潜伏期、恢复期和免疫带毒)。
3.传播途径
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损伤与未损伤的皮肤传播。;4.口蹄疫的流行病学特征
口蹄疫可感染多种动物(牛、羊、猪、驼、鹿等),呈现多种动物相互传染,共同发生。
口蹄疫的传染性极强,流行迅速。
口蹄疫多呈现大流行的方式。
口蹄疫的传播方式有扩散式和跳跃式。
本病的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其流行却有明显的季节规律。一般冬、春季较易发生大流行,夏季减缓或平息。
口蹄疫的流行具有周期性,3~5年流行一次。;(三)口蹄疫的临床特征
体温升高
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溃烂
幼畜突然死亡(犊牛、羔羊、仔猪);口蹄疫:病牛唾液分泌增加,流涎;犊牛感染口蹄疫死亡(心肌炎);口蹄疫:病牛口腔、舌粘膜出现糜烂溃疡;口蹄疫:病牛舌上水疱破溃,形成烂斑;口蹄疫:病牛蹄叉的水疱破溃,形成糜烂;口蹄疫:病牛蹄踵的水疱破溃,形成糜烂;口蹄疫病牛乳头病变;口蹄疫:病牛乳头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四)口蹄疫的诊断
临诊诊断
根据病的急性经过,流行性发生,主要侵害偶蹄兽,一般为良性转归以及特征性的临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鉴定 取病畜水疱皮或水疱液接种乳鼠、BHK-21等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做补体结合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病毒鉴定。;病毒抗原检测
中和试验 可用于型和亚型鉴定。
补体结合试验 可进行定型鉴定。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可鉴定病毒主型。
间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RT-PCR 扩增口蹄疫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具有快速、灵敏、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UM)百胜验厂审核详细要求清单.pdf VIP
- 四上数学口算竖式脱式应用题每日一练60天(60页).pdf VIP
- 《云南彝良地区地质构造特征探讨.docx VIP
- 三上数学口算竖式脱式应用题每日一练60天(60页).pdf VIP
- 2025年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教案 第1课 了解世界旅游业(一).pdf VIP
- 人教版劳动教育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pdf VIP
- 2022年国家人体生物监测工作手册.pdf VIP
- 电子课件自主学习修订版第一单元开启自主学习的旅程.pptx VIP
- JBT 4333.2-2013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