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名词语文化内涵
冠 县
地名词语文化内涵
一、“冠县160公里处。为聊城市辖县。
冠县始建于隋开皇6年(公元586年),时称冠氏县,因古冠氏邑得名。春秋冠氏邑,治今东古城,冠氏邑的来历、含义,传说有二:
一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一官吏,专掌设计制作冠(帽子),他设计制作的冠既新颖、舒适、美观、大方,又便于区分官阶、贫富、贵贱、尊卑,甚为时尚,因此,得宠于晋侯,晋侯便赐之以姓,封之以地,其家族以职业为姓称冠氏,其封地以姓为名称冠氏邑。
一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制度,即对有战功的武将,由晋侯亲自授予饰有鸟翎的桂冠一顶,以旌表其英雄业绩。该国时有一名武官,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屡建功勋,晋侯便授之以冠,并赐姓冠氏,后转为文官,封为邑大夫,其封地则以姓为称冠氏邑。
以上两说,是否属实,没有证据,谁是谁非更难分辨。查《中国姓氏汇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在春秋时期,统治者赐功臣以姓各大夫、官吏、贵族以职务或职业为姓的及封地以受封者之姓为名的确实有之。
二、冠县政区沿革简况
冠县地方古为冀州之城。春秋,属冠氏、黄邑;战国,先属魏、后属赵、又属卫。秦,属东郡;从汉初至隋开皇5年前791年间,冠县地方南为馆陶县地。北是清渊县地,东属发干县地;汉于今冠县东古城和馆陶县清阳城,分置馆陶县、清渊县。属魏郡 ,隶冀州,东汉因之。三国,属魏,魏析魏郡东界,置阳平郡于馆陶,馆陶、清渊属阳平郡 ,隶冀州。西晋,属司州阳平郡;东晋,属后赵阳平郡。南北朝时期,北魏清渊县治秆至今冠县清水镇,馆陶、清渊复属司州阳平郡。北齐因之。北周大象二年,置毛州,与阳平郡 、馆陶县同城而治,馆陶、清渊属毛州阳平郡。冠县始建于隋开皇6年(公元586年),系析馆陶东界置,称冠氏县,因古冠氏邑得名。治今冠县城,属毛州。隋大业二年州废,政属武阳郡。唐武德5年复属毛州,贞观元年废毛州,省清水(唐初为避高祖名改清渊为清水),入冠氏(其北境入临清),时冠氏县属河北道魏州。五代因之。东宋属河北东路大名府。金属大名府路大名府。元初属东平路大名府,公元6年(公元1269年)升冠氏县为冠州,直隶中书省。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降冠州为冠县,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清属山东省东昌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设道,属山东济西道,次年改东道。民国17年道废,直属山东省。民国25年属山东省第六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冠县先后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冀南三专署 、冀南七专署 、冀南一专署。1945年8月,冠县曾称永智县,年底复名冠县。1949年8月,冠县属平原省聊城地区。1952年11月初,撤平原省,冠县改属山东省聊城地区行政公署。1956年3月,撤堂邑县,其辛集、柳林两区及温集3个乡入冠县。1958年12月,馆陶县及莘县的燕店、王奉入冠县。1961年10月,冠馆分治,王奉、燕店回归莘县。1965年平3月馆陶县的南、北馆陶两区复入冠县。县政府驻冠城镇,位于县城红旗路1号。
三、冠县地名词语特征
由于冠县的历史久远,决定了境内主要地名都具有古老而多样的显著特征。据对全县756个行政村驻地的自然村(居民地)考证和统计分析,近代和现代建村较少,古代建村较多。明代及明代前建村的505个,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65%。
一是因水迹、地形而得名。如:洼刘、洼丁、秤钩湾、胡疃(滩)等,计52个,占村名总数的7%。
二是因古迹、古建筑而得名。如:东古城,因在春秋时期晋冠氏邑遗址建 村,位于漳卫河东岸而得名;黄城,因在春秋时期晋黄城遗址建村而得名;谷子头,因村傍战国时期魏太子申之首墓而得名,初名固子头,后演变为谷子头;万善,因村傍万善寺而得名;唐寺,因村傍唐代寺庙而得名;三庙,因村东北有三奶奶庙而得名,初名三奶奶庙,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更名红卫村,后复名三奶奶庙,现简化为三庙;草镇,因傍草镇寺而得名,初名草镇寺,后简化为草镇。这类村名计60个,占村名总数的8%。
三是因轶事奇闻而得名。因与孔子及其弟子有关的事而得名的村子13个,如:孔村,因传孔子周游列国曾在此留宿而得名。初名孔圣村,后简化为孔村;马寨,因传春秋时期孔子著名弟子冉仲弓周游列国曾在此停马打餐而得名。初名马站,后谐音为马寨;西提固:一传明某王子经此病危啼哭,二传冉仲弓周游列国病逝,百姓闻之啼哭,三传孟子经此,百姓闻之提壶送浆。啼哭、涕哭、提壶三者其间相近,后沿称提固,现拓建为东、西提固。因与孟子有关的事而得名的村子10个,如:直隶村,止车而立谈教化”得名,初名止立村,清代名为止历村,后演化为直隶村。传因宋辽战争而得名的28个,如:杨家将在此设招兵站而得名,初名招兵,后演化为杨召;东木堤,传因在元代无敌村东建村而得名,取杨家将天下无敌之意;肖城,传因辽肖太后率兵所建。还有其他传闻而得名的村庄,如:白塔集,传因天神偷了李靖天王白色宝塔下界于此故名东白塔,后因设集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豆蛋白Π 粘胶共混纤维及其性能.pdf
-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2.doc
- 大钢模板(房建).doc
- 大甲溪电源开发问题资料原藏农经教室.doc
- 大课间操比赛评分表(总分170分)1.doc
- 大课间操比赛评分表(总分170分)4.doc
- 大课间操比赛评分表(总分170分)7.doc
- 大幅面扫描仪(一)文档.doc
- 大力弘扬和实践南昌城市精神.doc
- 大连理工大学自立自强先进个人申报表.doc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课时 点的坐标特征.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3课时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5讲7.1.1条件概率(学生版+解析).doc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9讲8.1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8.1.1变量的相关关系+8.1.2样本相关系数)(学生版+解析).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2课时 加减消元法.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025年秋季学期讲义第01讲1.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学生版+教师版).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1课时 代入消元法.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3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第2课时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