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思考题.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思考题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史上,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在这个发展创造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不断地锤炼、铸造自己的性格、品质、理想和价值观念,形成独具魅力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又引导、推动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脊梁”。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民族。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长久以来的民族向心力。这种互补关系使得各民族在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在这种客观条件之下又产生了团结统一的主观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又要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指导之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所以,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光耀新世纪。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是一个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的美好形象。当然,中国是具有爱好和平的悠久传统,这是应该发扬的,但这只是传统的一个方面。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称为盛世的朝代,都有扩张、侵略的记录。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如果只有仁义和和平,哪会有广袤千里的辽阔国土?1954年12月1日,缅甸总理吴努就提到中国在元朝和清朝跟缅甸打过两次仗的事。毛泽东对此还说:“这两次战争,都是中国人不对,中国侵略了你们。”中国要想顺利崛起就必须正视周边国家的感受,和平解决一切问题。中华民族历来反对封建主义压近、反对侵略与奴役,赞成平等的交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正在满怀信心地为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沃壤。中华民族是世界上诞生最早、开化最早的民族之一。在条件恶劣的原始社会,怎么生存和怎么发展,是时刻摆在原始先民们面前的一个尖锐的问题,巨大的自然压力造就了中华先民们勤劳勇敢的坚强性格。愚公移山、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真实反映了我们祖先不屈不挠的奋争精神。早在远古时期,求生存谋发展要靠自身努力的信念就扎根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之中,战天斗地、勤俭持家成为古代劳动人民生存的主要途径。因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对恶劣的生活与生产条件有着非凡的承受能力。勤劳勇敢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体现在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用勤劳勇敢写成的一部艰苦奋斗史。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劳动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奇迹。都江堰、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京张铁路等,都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建设历程的忠实见证物。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周易·乾·象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就是天道运行强健不怠的意思。自强不息,是积极向上,永不停息。这一句话是鼓励人们要像日月星辰永恒运转那样,应有一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锐意进取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要求人们要励志自强。古人言:“有志者,事竞成”,说明立志是修养的起点,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先人刺骨悬梁、穿壁引光、积雪囊萤、等勤奋好学的故事是世代相传。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只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是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这种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不会忘记,正是在这些精神的鼓舞下,历经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一直在顽强地生长繁荣着。她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天灾人祸、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不但至今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且越来越兴旺发达,正在迎接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潮。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的多元现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国家。由于地域辽阔,地理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各民族生活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在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概括说来从新石器时代起,在中国多民族文化中,就形成了下述几个主要的生态文化区:北方和西北游牧兼事渔猎文化区,具有以细石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文化遗址缺乏陶器共存,或陶器不发达,这体现出随畜迁徙的“行国”的特点。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文化区,中游以仰韶文化及河南龙山文化为代表,后来发展为夏文化,下游以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及山东龙山文化为代表,后来的发展应为商文化。长江中下游水田农业文化区,中游以湖南石门皂市下层、大溪文化及京山屈家岭文化为代表,文化的主人尚待进一步研究。下游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松泽文化及良渚文化为代表,发展为百越文化。[1]以上三大文化区,除黄河中下游的旱地农业文化区为中原的华夏族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