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教学过程(二)】第一课第一框精选.doc

【新课教学过程(二)】第一课第一框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教学过程(二)】第一课第一框精选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学过程: 从现实生活来看,我们拥有货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要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就必须把货币放到商品交换过程中进行研究。 一、从商品交换说起 ── 从货币产生的过程探究货币的本质(15分钟) 1、依据生活感悟,确定商品交换比例──探究价值与等价物 简要说明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引出问题:怎样确定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 多媒体展示案例情境: 在学生回答和充分的辩论之后,最终学生会根据相同的劳动量确定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1把石斧=2只野兔),并能直观感受两种商品价值的大小。 教师在此基础上,将探究引向深入: (1)石斧和野兔价值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2)1把石斧价值多少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在这个交换关系中野兔起到了什么作用? 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之后,得出结论: (1)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2)在这个交换过程中,2只野兔充当了1把石斧的等价物,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与之相交换的商品的价值。 2、感受物物交换的困难,合作探究解决办法──探究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利用动漫演示物物交换,创设教学情境。 演示结束以后,让学生谈谈他对这种交换的感受,并想办法提高交易成功的概率。 最终找到解决办法:寻找大家相对比较乐意接受的商品。 多媒体逐步展示: 3、分析比例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揭示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多媒体展示牛羊、贝壳、布匹等一般等价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它们的缺陷。 (2)展示金银的课件,说明金银的优点,揭示货币的产生:由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3)引导学生比较货币与其他商品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得出:是否充当一般等价物,是货币与其他商品的本质区别,货币所起的作用就是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因此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观察体验生活,探寻货币的作用──探究货币的基本职能(15分钟) 1、模拟问价场景,感受货币的作用──货币价值尺度职能 创设教学情境: 表演结束后,设置问题,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当进行引导: (1)哪种衣服价值更大?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货币能起到这种作用? (2)卖衣服的人说出来的和标价牌上写的“每件衣服××白银?表现的是什么? (3)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这表明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原因在于它本身作为商品,具有价值。 结论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此,教师要简单介绍我国货币单位的变化,使学生的认识和现实接轨。(我国最初主要用“两”作为货币单位;1914年的“国币条例”中把货币单位名称改为“圆”,每圆的纯银量为23.977克,银圆由此而来。再后来货币单位又改用了“元”,一直延续到现在。) 结论3: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想象中的或观念上的货币。 2、模拟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对比分析──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创设教学情境 表演结束后,设置问题,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只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引导。 (1)木匠用桌椅换取货币,是最终目的还是一种手段?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与物物交换相比较,货币的出现对商品交换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如果木匠卖不掉桌椅,对他会有什么影响?他会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逐渐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是一种手段,这里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结论2:与物物交换相比较,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使商品交换更加通畅,就像奔流的河水一样畅通无阻,对于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就是: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出现以后,卖和买可以分离,异时异地进行,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更多的形式是:“商品──货币”或“货币──商品”。 结论3:商品所有者能否顺利卖出商品,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生存竞争。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简单说明货币──产生就具有了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它们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来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三、回溯历史,探究货币的进一步演变──探究纸币的产生、发行与使用(10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铸币的出现,然后进行下一环节的探究。 1、剖析案例,探究交子的奥秘──探究纸币的产生和本质 多媒体播放 (1)从交子发行和使用过程探究纸币的本质。 问题1:从交子的产生过程来看,它为什么能够购买商品? 引导学生得出:交子能够用来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凭借纸币可以随时兑换货币,在这里纸币作为货币的象征、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一种价值符号。 (在这里,要向学生讲清楚:第一,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