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伤”的逻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伤”的逻辑

传统企业“电伤”逻辑:伤大部分起源于“动机” 来源:虎嗅网作者:2013-2-28 9:35:49行业:网上购物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黑发白胡子老头给我出了个谜面:什么网比天高比地宽?什么货买不得卖不得?什么梦做不完醒不了?……想着想着我就失眠了。 通常,我们习惯于把一件能够颠覆或侵蚀很多人思想观念和改变或打破很多体质法则的事儿形容成为“革命”。比如1960年代美国的性解放运动和19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等。我一直在想,如今这个火得一塌糊涂的是否算做是一场“革命”呢?任何性质和形式的一场革命有受益者就有受害者。二战结束人们沉浸在胜利之吻的欢天喜地时刻,谁还有心思去缅怀那些为此付出生命的同志?当人们沉迷在其数据足以令人膛目结舌的电商捷报时刻,又有谁会去关注那些在这场革命中遍体鳞伤甚至死去的战友们呢? 都伤过 春节我给一制造业友人拜年,他兴奋的跟我说:兄弟,我终于电商了!我说恭喜你;接着他又说:哦,结果我被电伤了!我说恭喜你,因为你不是第一个。面对日益复杂的电商环境,身处眼花缭乱的电商平台,承受五花八门的营销推广费用,在电商中被电伤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我反倒觉得,你不被电伤过还不正常呢。铁打的店铺,流脓的伤。一个电商的伟大程度跟它所受的伤是成正比的! 对于某些企业而言,电商电伤之后可以自我疗伤或快速恢复,大不了我就不做了,等条件成熟再上不迟;但对于有些企业而言,这种伤,不是一时半会疗得好的,甚至有些终生无法康复,比如品牌企业。 电商价格战时期,哪些商品的价格才会触动消费者?无疑就是品牌产品。天猫历年“双11”,品牌商贡献比永远占80%。要命的是,就中国这地来说,各行各业所谓的品牌你掰掰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在你这5折,在他那也必须差不多。客户对品牌所谓的忠诚与感悟背后,还是利益在驱动。当品牌掺和到各电商平台肆无忌惮的各种活动中,谁还会在乎你品牌价值的留存呢? 以国内某著名运动鞋品牌为例,一年在连自营加分销等,卖到2-3亿元之多,一双鞋被人家卖到99元还包邮。你可知道,这双鞋在专卖店至少也要289块!当消费者逐渐接受和认知新的价格体系和产品价值传递之后,剩下的就简单了——但凡你出一款东西,人家就默认为顶多百来块钱吧,当然,你还得给我包邮哦,亲。 搞电商一两年下来,虽说战绩不菲,但所带来的伤害连锁效应逐渐形成,甚至影响到了某一个阶段的股价走势。最终,电商高管换了一拨有一拨,战略调了又调,到现在还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朗朗上口,随便来一段都不带添油加醋的。是人都会问:难道这些个老板就事先意识不到吗? 很好的问题。有没有意识到这些隐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点,那就是这些品牌企业在加入电商的那一刻脑袋里想的不是这些隐患,而是如何利用这条渠道和通路结合我企业销售模式,提高我的销售份额及市场占有率,又或者是将我躺在仓库里那价值5亿的库存破烂给赶紧卖出去。 伤大部分起源于“动机” 那些被电伤过的商大部分都起源于电商动机。那些不合时宜的动机一与当时的电商环境趋势不符,二与当下的电商平台体制不符,三与自身现状条件不符。 -先说环境趋势 整个电商已经走过“卖什么”(what)阶段,刚经历过“怎么卖”(how)阶段,现在正步入“在哪卖”(where)的阶段。有少数企业被电“伤”在“卖什么”这个阶段,而大部分则是“怎么卖”阶段。 “卖什么”这一阶段,所有电商平台载体都在争先恐后的做“圈地”运动,那个时期但凡脑袋里想的出能在网上卖的行业都被圈进来。有的卖书,有的卖3C数码,有的卖食品,淘宝是什么都卖。恰逢各路平台载体处于起家发展时期,加上“标杆”策略(打造明星商家),那个时候入市的商户们都尝到了甜头。拿淘宝为例,但凡你知道或看到淘宝里做得较为好的店铺都是那个时期的产物。不要忽视淘宝的“标杆”策略,这招很霸道,这也是阿里惯用的制胜武器装备,可谓是吃遍天下鲜,阿里各个子公司都靠这招起家。特别是天猫成立初期,各行业运营急需有所谓竞争力的产品,只要你有货,我就给你资源,各种让你一夜暴富的资源;而那时的所谓有竞争力的产品也就是南水北调,大家都图个新鲜——原来网上也可以买东西,网民沉浸在这种乐趣中无法自拔。 为此,但凡那个时候被电“伤”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因动机不坚决导致:没及早触电。很多人都觉得这事儿长久不了自然也就没当回事,甚至店铺开了都不知道名字是啥。 当各路电商平台载体顺利闯关进入“怎么卖”这个阶段的时候,好戏就上演了。此时,各路平台都开始忙于寻找自身制胜的策略,而他们都戏剧般的选择了自打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用的那招“价格战”。淘宝弄了个聚划算。这东西一出来,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啊。我接触的大量传统企业入市电商都源于这个聚划算以及淘宝那些标杆店铺所呈现出来的惊人数据。对于一个传统企业老板来说,这些个数据会吓死他的。真的,就别说什么双11了,别说啦!你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