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小儿嵌顿疝47例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腔镜治疗小儿嵌顿疝47例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腹腔镜治疗小儿嵌顿疝47例分析 石军 张陈   (四川省荥经县人民医院 四川 荥经 625200)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嵌顿疝疝囊复位、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嵌顿疝的应用。方法:回顾总结自2009年1月-2013年11月运用腹腔镜下嵌顿疝疝囊复位、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嵌顿疝47例的临床经验。结果:全组47例小儿嵌顿疝行腹腔镜下嵌顿疝复位、疝囊高位结扎术,恢复良好,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嵌顿疝疝囊复位、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嵌顿疝是安全可行的,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同时可探查腹腔其它的隐匿病变,如隐匿性疝、有无闭袢梗阻导致的肠坏死等。   【关键词】 腹腔镜;嵌顿疝;疝囊;结扎术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167-02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是外科常见的急诊,如疝内容物不及时回纳复位,常导致内容物绞窄、缺血坏死、甚至肠穿孔,引起严重后果[1]。手法复位失败后唯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常规的开放手术由于局部组织水肿、术区解剖层次不清,切开疝囊时易损伤疝内物,疝囊壁分离时容易破裂,结扎位置可能达不到高位,易造成疝复发,同时依靠腹壁的手术小切口,观察腹腔内的肠管及其它情况有一定困难。而在腹腔镜探查、疝囊复位、疝囊高位结扎术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发展趋势[2]。作者总结自2009年1月~2013年11月运用腹腔镜治疗小儿嵌顿疝4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47例患者,其中男43例,女4例,年龄10月~7岁,平均1岁零2月。腹股沟斜疝47例,合并对侧斜疝12例(隐匿性疝6例),没有直疝。14例以腹痛、腹账、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为主要症状。术前手法复位失败,腹腔镜辅助下复位47例,2例有肠管坏死,改为开放手术治疗。   1.2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前常规准备,在脐上方作一条长5mm横切口,提起皮肤,气腹针刺入腹,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0mmHg~12mmHg,置人5mm穿刺器,进腹腔镜,直观下分别于左腹直肌外侧缘平脐处置入5mmtrocar。探查以及疝内容物复位:47例经腹腔镜下用两把无创钳交替钳夹疝内容物,牵拉以及配合适当的外力挤压,达到复位,2例改为开放手术治疗,因肠管坏死。疝内容物:小肠32例,乙状结肠3例,盲肠3例,阑尾3例,大网膜5例,卵巢1例,疝内容物均组织水肿,同时伴有腹腔积液,呈浑浊暗红色。疝囊高位结扎术过程:①术中为促进肠管恢复血运及清洁腹腔,使用温盐水灌洗腹腔,然后吸净。②术中内环口高位结扎:于疝环口位置切开皮肤,用带线针刺入至腹膜外,与操作钳配合,在疝环口腹膜外潜行内半周后穿出腹膜,缝线留在腹腔内,退出带线针,针钩于同一孔径刺入,绕疝环口外半周后刺出腹膜,把线带出腹壁外,挤压出疝囊及腹股沟气体、皮下打结,完成疝囊高位结扎。③阑尾嵌顿继发炎症予以腹腔镜下切除。④腹腔内渗出较多,肠管创伤重者,可行安置腹腔引流管盆腔引流、观察有无迟发型肠穿孔的发生。肠坏死的2例治疗: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后,退出腹腔镜,绕脐扩大trocar切口,取出坏死段肠管,行常规肠切除肠吻合术,同样安置腹腔引流管盆腔引流。⑤切口采用皮下缝合,医用胶粘合皮肤。   2.结果   本组47例经腹腔镜嵌顿疝复位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15min~130min。2例因肠管坏死转开放性肠切除,全组病例无死亡。术后2例肺部感染。 无迟发性肠穿孔、无肠瘘,电话随访1~60个月无复发。   3.讨论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是普外科常见急诊,传统的手法复位有可能发生肠穿孔、肠坏死,导致严重后果,而全麻、腹腔镜下行嵌顿疝治疗过程中,腹腔气腹形成,腹腔压力升高,麻醉引起患者腹壁肌肉松弛,致使内环口扩大,复位更容易。而且,使用腹腔镜较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能够直观的了解疝内容物的血液循环情况,能给腹腔内注入温盐水,有促进血液循环恢复和清洁腹腔的作用。开放手术通过腹股沟区的小切口,甚至不能找到已复位的肠管,需扩大腹股沟区切口,手术创伤较大,易复发,且不能发现、治疗隐匿性疝。腹腔镜进入腹腔能发现隐匿疝,行一次手术,相同的trocar位置同时对双侧疝进行结扎,减少手术创伤,大大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减小了瘢痕,及时治疗了隐匿疝 [3]。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不需要解剖腹股沟管,也不存在损伤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以及精索血管的可能.且在腔镜下可很容易地找到内环口:又由于腹腔镜的放大作用,可以很清楚地避开腹膜下血管、精索血管、输精管进行结扎术[4],达到真正的高位结扎,防止疝复发,降低了复发率,降低了治疗费用。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创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