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调经促排方治疗痰瘀交阻型多囊卵巢综合症30例.docVIP

自拟调经促排方治疗痰瘀交阻型多囊卵巢综合症30例.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拟调经促排方治疗痰瘀交阻型多囊卵巢综合症30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自拟调经促排方治疗痰瘀交阻型多囊卵巢综合症30例 夏静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江苏 南通 226002)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调经促排方治疗痰瘀交阻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痰瘀交阻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采用调经促排方治疗。结果: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结论:调经促排方治疗痰瘀交阻型多囊卵巢综合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调经促排方;痰瘀交阻型;多囊卵巢综合症   【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08-01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1] 从青春期开始发病,约在20~30岁为高峰。中医虽没有该病病名的记载,但根据其月经紊乱、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症状,可归属“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症”等范畴。其病机与肾虚、痰湿、血瘀等因素有关。笔者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门诊治疗30例痰瘀交阻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30例。患者年龄17~34岁,其中已婚12例,未婚18例,病程6个月~5年。   1.2 诊断标准 依据2003年荷兰鹿特丹标准,(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月经稀发或闭经半年以上,基础体温呈单相或不典型双相);(2)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毛、痤疮肥胖等)或实验室证据(LH/FSHgt;2,Tgt;0.5ng);(3)单侧或双侧卵巢多囊(闭锁卵泡数gt;12个)。以上3项中具备2项或2项以上即可诊断为PCOS。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属于痰瘀交阻型,症见心烦胸闷,口苦,头重,目眩,神疲乏力,舌质暗淡,苔黄厚腻,脉滑。   1.4 排除标准 (1)引起高雄激素血症的其他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和肿瘤者;(2)内分泌疾病如高泌乳素血症、糖尿病等;(3)受试者依从性差不能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4)使用其他影响判断的药物;(5)因各种原因中断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调经促排方治疗。药物组成:法半夏15克,陈皮10克,海藻30克,泽泻9克,浙贝母12克,鹿角霜9克,肉苁蓉9克,菟丝子9克,熟地黄15克,益母草30克,当归30克,路路通15克,王不留行15克,每日一剂,每日两次。另紫河车3克,穿山甲1.5克,鸡内金0.5克,研粉吞服。两周为一个疗程。并嘱肥胖患者加强运动,控制饮食。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疗效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疗效评价。 显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减轻,LH、FsH、T水平基本正常,B超提示卵泡发育正常;有效:月经周期基本恢复正常,停药后3个周期病情偶有复发,临床症状有所减轻,LH、FsH、T水平趋于正常,B超提示卵泡发育较缓慢;无效:月经紊乱,甚或仍然闭经,临床症状及LH、FsH、T水平无明显改善,基础体温单相,B超检查无明显改善。   3.2结果:30例中,显效10例,占33.3%;有效13例,占43.3%;无效7例,占23.3%。总有效率为76.7 %。   4 典型病例   吉某,女,18岁,2013年6月初诊,B超示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样改变,且体态丰腴,带下量多,月经二三月一行,量偏少,舌淡苔腻,脉滑。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属痰瘀交阻,治以燥湿化痰、理气调经、软坚破瘀,药用:当归30克,白术30克,益母草30克,海藻30克,鸡内金15克,半夏15克,肉苁蓉9克,菟丝子9克,鹿角霜9克,熟地黄15克,川芎6克,川牛膝12克,覆盆子9克,枳实9克,浙贝母9克,穿山甲粉3克,紫河车粉1.5克。并嘱多运动,调节饮食。半年后,月经一月一行,经量逐渐增多,体重有所减轻,嘱续服中药汤剂半年,复查B超卵巢正常,后续用穿山甲3克、鸡内金1.5克,紫河车1.5克研粉吞服。至今月经一月一行,量正常。   5 讨论   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中指出“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百病皆由痰作祟”,古代医家认为痰浊是导致女性生殖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痰湿日久聚积,阻碍气血运行,血行不畅,积而成块,最终痰瘀互结,故卵巢成多囊性改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多具有促排卵作用。[3]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活血化瘀药有改善盆腔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作用,能使卵巢和子宫的供血加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