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侧耳平菇类栽培.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侧耳平菇类栽培

四、食用菌的营养类型 1、腐生:木腐生菌类如香菇、平菇、金针菇、木耳、灵芝等;草腐生菌类如草菇、双孢蘑菇等。 2、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现象称为共生。(白蚁和鸡枞) 3、寄生:一种生物生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养料供其生长和繁殖的现象。(冬虫夏草) 五、食用菌的生长环境因素 影响食用菌生长的四大环境因素: 温度 湿度(水分) 光照 空气 酸碱度 常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事项:若压力未降到0时就打开排气阀,会因压力突然下降,袋内袋外形成压力差,而使菌种袋涨大或爆裂。 常压蒸汽灭菌:我国的菌种场多采用自制土蒸锅进行食用菌菌袋的常压蒸汽灭菌。这类灭菌容器不需要完全封闭,也不可完全封闭,完全封闭会导致压力的升高,造成锅体开裂甚至爆炸,发生安全事故。 常压蒸汽灭菌要求1-2 小时内温度达100℃,保持100℃8 -10 h。 常压蒸汽灭菌 六、接种与发菌: 灭菌后的料袋,冷却到30℃以下时,便可进行接种工作。由于是熟料栽培,接种应在无菌箱和超净工作台上进行。 接种时先将盖子取下,用接种勺或接种枪从菌种瓶接到栽培菌袋,再将盖子重新盖上。 母种或原种一般要到权威单位购买。购回后可自行扩繁。母种→原种→生产种 接种设备和操作 接种后的栽培袋最好少搬动,防止袋内袋外发生空气交换,而导致污染。 保持暗培养,室内保持干燥,过潮容易污染霉菌 环境温度保持在22-24℃ 。 一般菌袋在18-25天可发满,进入出菇阶段 。 通常500ml栽培种可接15―20袋。 发菌场地 正在发菌的菇包 七、出菇管理 由于菌袋颈圈处易于从外界吸收水分和氧气,且对环境温度变化也较敏感,故菇蕾通常在颈圈处出现,产生菇蕾后可将盖子拔下 如菌袋侧边有空隙,菇蕾有时会在侧边生长,此时可在侧边划破让其生长。 平菇现蕾后,应注意通风换气和增加湿度 可向地面、墙壁、空间喷水或采用加湿机以增加湿度,保持相对湿度80-90% 切勿直接向幼小菇蕾喷水 随着子实体的长大,应增加菇房湿度,喷水应勤喷、轻喷并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湿润。 平菇墙式栽培 八、采收 当平菇菌盖充分展开(平菇成熟标准:菌盖边缘由内卷转向展平),颜色由深逐渐变浅,但孢子尚未弹射时,即可采收。此时单菇重量达到最大值,生理成熟度也最高,虽其蛋白质含量略低于初熟期,但菌盖外缘韧性较好,菌盖破损率不高,菌肉厚实肥嫩,商品外观较理想,售价也高。 适时采收,则菇体柔嫩,品质好,味道佳,产量也高; 采收过早,菇体发育不足,产量低; 采收过迟,菌盖干缩,菇柄坚硬,质量下降。 采收时一手按住菇柄基部,一手捏住菇柄轻轻旋扭下,应尽可能保持出菇料面完好,残留的老菌根应剔除,以防腐烂,诱发病虫害。条件允许还要对用浸泡法对菌袋进行补水处理 采收后的平菇要去除菌柄基部的草屑或棉渣,正面朝下,立即放入垫有塑料薄膜的筐内或塑料周转筐。盛放过程切忌挤压与过量,以免菇体破裂,采收后及时分装运往市场鲜售或盐渍加工。 注意:一般平菇不进行干制,会口味发苦、质地变韧。 平菇菌种质量的鉴别  菌种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产量的高低,购置时应注意: 弄清所栽培菌种的温型、品种名称和特性 菌种要求纯净、洁白、无杂菌、生命力旺盛 菌种菌龄应控制在25~35天以内 适龄菌种生活力强,播种后萌发快;幼龄菌种,因菌丝尚未生理成熟,播种后气温高时易污染;超龄菌种播种后,活性明显下降。 适龄菌种表现为: 菌种瓶(袋)内菌丝洁白度较一致,长势均匀,闻之有平菇香味,按之有弹性 超龄菌种表现为: 培养基收缩,菌皮过厚,瓶(袋)内形成大量原基,有些甚至吐黄水 平菇菌种培养基质有麦粒种、棉籽壳菌种及木屑种类型。同等播种量下麦粒菌种产量最高,棉籽壳次之,木屑菌种最差。 七、食用菌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1、木霉菌:木霉开始长出菌丝,形成分生孢子,在培养基上菌落呈绿色粉状。 子实体在后期受感染,则在菌盖或耳片上产生褐色病斑,以后出现深绿色分生孢子,引起子实体腐烂。 木霉的分生孢子可借助空气、雨水、有害动物、害虫、和操作工具传播。培养料带孢子,则易在微酸性的料面萌发生长,可与食用菌争夺养料和水分,产生毒素。 2、曲霉菌:一般以黑曲霉和黄曲霉危害最大,黑曲霉的菌落为黑色,黄曲霉的菌落为黄色,培养料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易产生此杂菌。 3、青霉菌:青霉在培养料表面上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1~2天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