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结构师高层部分易错点23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册结构师高层部分易错点23条

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含突出部分),对于甲类建筑应提高一度判别房屋的级别(A级或B级);注意对于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部结构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计算高宽比的房屋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高宽比可按最小投影宽度计算;   2、高层的结构布置(平面布置、竖向布置),注意在平面规则性判别中,对于超过梁高的错层,需按楼板开洞对待。注意本部分的较高高层建筑是指大于40m的框架结构或大于60m的其它结构体系混凝土房屋建筑。   3、楼盖结构:厚度和配筋(该部分的配筋率为每层每向);尤其注意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的要求以及抗震等级确定要求。   4、抗震设计时,楼层位移计算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5、构件抗震承载力调整,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抗震调整系数取1.0;   6、注意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根据场地类别、设防类别、房屋高度以及结构类型来确定,同时注意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则该地下室层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相同)和裙房(与主楼相连,应与裙房一致)抗震等级的确定,特一级钢结构内力调整;   7、梁内力重分布仅在竖向荷载(注意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调整,即先求出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弯矩再进行调整)作用下考虑,故计算顺序为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进行内力重分布调整,再进行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叠加;但调整后的跨中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简支梁作用下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进而再进行地震作用组合值的调整。   8、在抗震荷载计算时,应注意地震作用荷载的调整,同时应注意风荷载应考虑组合值系数(。0.2);位移计算时,荷载分项系数取1.0;   9、地震作用,组合前的调整(框架梁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调幅(见第7条),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混合结构中的框架柱、框支结构中的框支柱剪力;框支柱地震轴力;带转换层结构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增大,结构薄弱层楼层剪力放大,地震作用下的最小地震剪力修正,未考虑扭转藕联计算的短榀和长榀的修正,组合后的调整(强剪弱弯、强柱弱梁,框支柱轴力的增大);   10、重力二阶效应(未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但满足整体稳定性时,可对未考虑二阶效应计算得到的弹塑性变形乘以增大系数1.2)与结构整体稳定,水平位移限制(弹性水平位移和结构薄弱层弹塑性位移):   11、框架结构设计,框架梁的水平加腋宽度和厚度计算以及框架节点有效宽度的计算,扁梁(梁宽大于柱宽)的要求,框架梁的梁端弯矩调整,注意弯矩正负号的规定(顶面受拉为正,底面受拉为负,注意梁两端同时为负时脚小趾较小值取为零);框架梁的构造要求(截面有效受压高度限制,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梁端顶面和底面的配筋比值,箍筋受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的影响,大于2%,箍筋最小直径增加2mm);   12、注意框架柱的地震作用调整(梁柱节点弯矩调整,底层柱底面截面的弯矩调整,剪力调整是建立在弯矩调整后进行的),框架角柱应采用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注意四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柱纵向钢筋配筋率应增加0.1;对于偏心受拉边柱、角柱、剪力墙端柱应比计算值增加25%,框架柱斜截面受剪计算,剪跨比计算公式中的弯矩和剪力均为未调整的。相应的剪力墙剪跨比也不做调整。   13、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验算:注意体积配箍率计算公式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C35)和箍筋抗拉强度取值(不大于360),以及规范条文6.4.10的要求。注意查表中的复合箍和螺旋箍的区别(即矩形复合箍)   14、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为短肢剪力墙,而一般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要求大于8.当小于5时,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1,   15、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要求,对于没有翼缘(应进行判别)应降低0.1;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一般剪力墙等级提高一级采用;注意短肢剪力墙在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调整与一般剪力墙一致,其他部位的短肢剪力墙也应做相应调整。 16、高规中的连梁为针对跨高比小于5.0,大于5.0的则按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一级抗震剪力墙的内力调整,对于底部加强部位,需乘以相应的调整系数,其他部位弯矩值乘1.2;对双肢剪力墙,当任一肢大偏心受拉时,另一肢弯矩设计值及剪力设计值需乘以扩大系数1.25;而对于底部加强部位,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都应调整。   17、注意剪力墙厚度不满足时,应进行稳定性计算,此时应进行翼缘的判断;连梁的计算应注意跨高比的限制,同时注意当跨高比小于2.5时,梁两侧纵向钢筋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   18、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地震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框架剪力墙结构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各层框架总剪力应注意需要进行调整。各层框架所承担的地震总剪力按上面要求调整后,应按调整前后总剪力的比值调整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