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隧道预埋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预埋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

目 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2.1内业技术准备 1 2.2外业技术准备 1 3、技术要求 1 3.1接触网槽道 1 3.2综合接地 2 4、槽道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3 4.1 施工工序 3 4.2 T型螺栓与摸板连接 4 5、综合接地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4 5.1施工程序 4 5.2施工工艺 5 5.2.1 初期支护综合接地 5 5.2.2 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 5 5.2.3 通信、信号、电力等专业的综合接地 6 5.2.4 综合洞室内综合接地 7 5.2.5 接地端子设置 7 6、施工要求 8 6、劳动力配置 9 7、材料要求 9 8、机具配置 9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 9.1接触网槽道 10 9.2综合接地 10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1 隧道预埋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 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合肥至福州铁路客专XXXXDK590+731.62~DK607+813.97段内所有隧道的预埋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隧道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向设计院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专业有关设计人员澄清相关技术问题,明确线下工程各专业预埋设计,编制预埋件安装统计表。 ⑴《客运专线综合接地实施办法》(铁集成[2006]220号); ⑵《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⑶《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号[2009]9301局部修改的通知》(经规标准[2009]62号); ⑷合福铁路合福XX段隧道接口施工图及相关参考图:《合福隧参10》及《合福隧参05》;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前复核接触网槽道、综合接地系统的埋设里程,检查进场材料质量、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由专业工程师对现场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确认人员、设备、材料、机具、作业环境满足正常作业的要求。 3、技术要求 3.1接触网槽道 ⑴槽道产品技术规格直形槽道1.5m、2.5m,弧形槽道1.5m、2.5m,双数布置,间距0.4m、0.6m。结构及连接形式如下图: ⑵ 产品制造单位和预埋件施工单位应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满足客运专线建设的质量、工期目标。 ⑶ 交接验收标准包括产品本身的检验验收和预埋件施工安装的验收。 ⑷施工单位应根据产品的技术条件和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包括图纸)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操作细则或作业指导书、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 ⑸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按有关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严格施工质量自查,隐蔽工程应会同工程监理进行随工检验。 ⑹除应按本试行标准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行业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2综合接地 ⑴ 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的金属构件和需要接地的设施、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⑵ 距线路两侧20m范围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⑶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 ⑷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⑸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等构成。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衬砌内的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 ⑹ 衬砌内的接地钢筋应充分利用其结构钢筋,并在衬砌内预埋外联接地端子,接地装置应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⑺隧道内接地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施工时应根据具体钢筋配筋情况,采用搭接焊或是L型焊接,焊缝厚度不小于4mm。如图1: 图1 ⑻隧道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接触网短路电流Vk≤25KA时,钢筋界面应不小于120mm2;接触网短路电流>25KA时,钢筋截面应不小于200mm2(或直径不小于16mm)。当结构钢筋的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结构钢筋并接适用,使总截面不小于120mm2或200mm2的要求,且无需改变结构钢筋的间距,也可采用局部更换φ16钢筋。 4、槽道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4.1 施工工序 ⑴ 台车加工:依据设计要求的位置,在模板台车上开螺栓定位孔。 ⑵ 按照隧道弧度现场制作一个工作台,长约3米,宽约1米。 ⑶ 将两根槽道放置在工作台上,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槽道间距离,用钢筋或型钢焊接牢固。 ⑷ 槽道粗定位:绑扎第二层网片钢筋时,按照设计位置,测量出槽道位置,并将事先焊接好的成组槽道就位;在槽道后部锚钉处,垂直槽道方向,间隔绑扎几根短筋,长约30cm;将其挂在钢筋网上。 ⑸槽道精确定位:台车移动就位到指定位置,顶升模板到位,利用T型螺栓穿过钢模板上预留长孔,找到并调整槽道位置,锁紧螺栓,使槽道紧贴模板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