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生活训练7
梳理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限时规范训练 训 练 7 1.居民老王1992年和2013年家庭收支状况(单位:万元) 老王家1992年和2013年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一变化表明他家( ) A.40% 33.3% 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B.33.3% 20% 家庭收入和储蓄存款明显增加 C.40% 33.3% 生活消费以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 D.33.3% 20%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 2.“炒股时节雨纷纷,中国股民欲断魂”,面对不断下跌的股价,股民心痛却无奈。这反映了( ) ①股市的人为炒作导致了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 ②购买股票是一项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 ③股市的价格因受国际经济的影响而具有不可预测性 ④股票价格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3.北京市郊铁路S2线是北京北站通往延庆县的市郊铁路。过去由于票价高和距离县城较远,与直达延庆县城的919路公交车相比,不具有吸引力。现在S2线票价大幅下调,新增公交“一卡通”付款方式,同时,换乘线路和方式也在优化,S2线的客流量有较大增幅。这表明(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4、日本新泻县产的“越光”和宫城县产的“一见钟情”大米登陆中国后,每袋2公斤售价分别为198元和188元,其价格是中国大米价格的25倍之多,媒体称之为“天价”大米。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很快就脱销了。这体现了( )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C.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5、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六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 A.1.55万元 B.1.74万元 C.2.4万元 D.4.85万元 6.下图是北京某月嫂公司2013年2月育儿嫂服务价格。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 育儿嫂服务 26天 2 500-3 000元 普通级 26天 3 500-4 000元 中级 26天 4 500-5 000元 高级 26天 6 000-8 000元 特级 图中的6 000-8 000元是观念上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图中的6 000-8 000元是现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③图中四级服务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劳务消费 ④服务内容不同是形成四级服务价格差别的根本原因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7.下边漫画反映出( ) ①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将财政用 于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③我国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④国家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调控经济 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8.根据下表内容,若其他条件不变,2013年我国甲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50万 4 6 2013 30万 6 6 2012 M商品总产量 甲企业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年份 A.50% 180万元 B.60% 200万元 C.100% 120万元 D.50% 300万元 9.去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10件乙商品,1件乙商品可以兑换2件丙商品。假如今年生产甲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1件乙商品可以兑换3件丙商品,生产乙商品的条件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判断正确的 ①今年1件甲商品兑换20件丙商品 ②今年1件甲商品兑换24件丙商品 ③生产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 ④生产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A. ②③ B.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0.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增加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就业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社会财富创造。 ③ 完善市场规则,建立公平公正的劳 动力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② 市场 调节就业 ①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自主就业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劳动者 自主就业 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