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性系良种茶园建园技术PPT
* * 安徽省政府2009年3月出台的《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主要目标: “从2009年起,实施茶产业“241”振兴工程。即未来5年,新开辟茶园2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占全省比重提高到40%,全省茶农年人均茶叶收入翻一番。” 2012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 (皖政[2012]23号) 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栽培科学化、生产机械化的标准茶园,力争“十二五”末,无性系良种比重达到40%,新增标准化良种茶园50万亩。 因此,无性系良种茶园是今后各地新建良种茶园的主导方向。 无性系良种茶园建园技术 1 园地选择及规划设计 2 整地与基肥 3 品种选择 4 起苗与移栽 5 苗期管理 6优质高产高效树冠的形成与培养 1 园地选择及规划设计 ◆1.1 园地选择 ◆ 1.1.1 地形。应选海拔高度在7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内,周围植被覆盖率较好的缓坡山地或山脚地、高坂田作园地。 ◆ 1.1.2 土壤。选土层深厚肥沃,土质疏松,PH值4.5~6.5之间的酸性土壤为宜,浅薄碱性的石灰岩土壤不宜种植。 ◆ 1.1.3水源。要求地下水位1m以下,离水源近且充足,有较好浇灌设施。 ◆ 1.2 规划设计 ◆ 1.2.1 集中连片。 ◆ 1.2.2 坡度改造。坡度在15~25度之间的坡地,建水平梯级茶园,梯面宽150厘米,坡度在15度以下的地块等高开挖种植行或修建梯式茶行,茶行宽度150厘米。 ◆ 1.2.3 种植规格150×33厘米。 4 起苗与移栽 ◆ 4. 1 起苗。前2~3天,苗圃要灌水湿润苗床,带土起苗,以减小对根系的伤害,提高成活率。 ◆ 4.2 移栽 ◆ 4.2.1移栽适期。选择适宜时期及时早移栽,低山区在10月中旬移栽,高山区在春季的雨水至惊蛰期间移栽,以防冬季遭遇低温冻害和夏季高温旱害。 ◆ 4.2.2 茶苗处理。运回的茶苗要及时分品种用黄泥浆粘根,及时移栽,或赶快假植。 4 起苗与移栽 ◆ 4.2.3 栽植的规格和方法。栽植的规格有两种,一是单行条栽,行距150厘米,株距33厘米,每穴三株呈“品”字型“凹”沟深栽;二是双条栽,即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3厘米,株距33厘米,一穴二株一穴一株茶苗,呈“之”字型“凹”沟深栽。 栽植规格 单行条栽种植行距15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定植3株,每亩种植约4000株。 单行栽 栽植规格 双行条栽茶园,种植大行距为150厘米,小行距为33~4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亩约需茶苗6000株。 双条栽 栽植时,应将大小茶苗分开分别栽植,并将茶苗按确定的行株距在栽植沟中扶正并使根系自然舒展,而后填入细土,分层压紧,要边栽边浇足定根水,使茶苗根周围的细土与根系更紧密结合,浇水后,培土至原扦插剪口上3~4 厘米,并使泥门低于种植沟沿10厘米,以利暂时蓄水抗旱保苗和今后根系深扎。 5 苗期管理 ◆ 5.1 保苗成活 ◆ 5.1.1浇水。茶苗栽下浇足定根水后,视天气情况,若连续晴天不下雨,隔3~5天就要浇一次水,连浇3~4次,以保证茶苗活棵。 ◆ 5.1.2遮阴。夏季来临时,在茶苗附近插树枝遮阴,插的密度以遮阴50%~60%左右为宜,减少茶树蒸腾量,减轻高温对茶苗的危害。 ◆ 5.1.3间作。茶园间作,有利于茶苗生长发育,要注意:一是茶行小行内不能间作;二是大行间作两边应离茶苗50厘米单行种植;三是间作品种以矮杆直立豆科作物为宜,不能间作山芋等藤本作物,间作物不能在夏季拔除和收获。 5 苗期管理 ◆ 5.1.4 抗旱保苗。遇到较长时间干旱无雨,要根据土壤墒情在早晚及时对茶园灌水保苗,不能灌水的茶园,要浇水保苗。浇水保苗,可结合施肥(浓度不能超过1%),有利于提高茶苗抗旱能力。茶苗活棵后,若出现缺株断行,一般在10月中下旬或早春用相同品种补种。 5 苗期管理 ◆ 5.2茶园铺草,除草保墒 对茶苗根颈周围进行铺草,可有效防除杂草。同时,又能保湿、保温,有利于茶苗成活与生长。最好将草铡碎,一是便于铺到根颈部,二是便于铺实。铺草厚度8~10厘米,宽度70~80厘米。 ◆ 5.3 定型修剪 茶苗定植活棵后, 立即进行第一次修剪,凡离地面5厘米处主茎粗度超过0.3厘米以上,树高25厘米以上,在离地15~20厘米处,剪去主枝,不剪侧枝,剪口下方留2~3个分枝或2~3片绿叶,剪口宜低不宜高。定剪一定要选晴好天气,用小手剪逐株剪,对不足25厘米高度的茶苗不剪。 5苗期管理 5 苗期管理 ◆5.4 施肥 适时、合理追肥,提高茶苗成活率,使茶树形成良好的生长势。3月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的理论基础PPT.ppt
- 数字图像处理-第三章-二值图像PPT.ppt
- 数字化设计技术PPT.ppt
- 数字化音频的采集与简单加工PPT.ppt
- 数字图像处理-第04章-图像增强PPT.ppt
- 数字化学习港大厦进展及功能ppt-2PPT.ppt
- 数字滤波器设计PPT.ppt
- 数字温度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PPT.ppt
- 数字射线检测设备与标准2013(梁丽虹)PPT.ppt
- 数值分析课件第八章-数值积分PPT.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