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刘婷婷.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刘婷婷

三、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防御反射——是新生儿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例如,眨眼反射就属于此类反射。当强光刺激眼睛的时候,新生儿会自动闭上眼睛或将头转向背光处,当刺激物触及眼睑或睫毛的时候,头向后仰并眨眼。打喷嚏、呕吐也是无条件防御放射。 三、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定向反射——对新生儿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当新刺激(如大的声音和鲜艳的物体)出现时,儿童会把头朝向它,或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好像在探究“这是什么?” 三、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抓握反射 例如,用手指或小棍碰触新生儿的手心,儿童的手就会立即紧握不放,力量之大,甚至可以将身体吊起来。 三、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游泳反射 例如,手托新生婴儿,使她肚子向下,新生儿就会做划水游泳的动作。3-4个月后消失。 第二节 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的发生 一、条件反射 二、新生儿心理发生的特点 三、为什么把条件反射作为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 一、条件反射 1、条件反射的概念 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的过程, 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够引起反应的刺激同时给予 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 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 3在教育工作中,应恰当把握儿童语言、思维、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在学生身心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积极促进儿童身心发展。这反映了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D 儿童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儿童身心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匀速、不均衡的发展状态。 4在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和研究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做好因材施教工作。这反映了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C 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指的是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发展的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的独特之处。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遗传 环境和教育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是谁起作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一)遗传: 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祖先将生物特征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遗传物质 基因 DNA 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霎那就已经决定了,它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图为精子和卵子结合) 遗传的重要性 思考:天生的盲人可能成为未来的画家吗? 天生的聋哑人可能成为未来的音乐家吗? 遗传是儿童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遗传的重要性 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水平相差 很大; 音乐世家出身的孩子的日后发展; 姚明的后代与潘长江的后代相比。 遗传为儿童发展个别差异奠定最初基础。 二、环境因素 所谓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指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美国一项研究实验,发现体重不足3—4磅(1磅=450克)的新生儿在丰富的环境刺激下,1岁时体重接近正常水平,而没有被提供环境刺激的新生儿1岁时体重则较轻。 斯基尔斯对孤儿院智力较差的儿童进行了一项长达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改变抚养方式、提供丰富刺激能够使平均智商64的实验组儿童的智商提高,他们成年后都能自力更生。而留在孤儿院的孩子智商都下降了。 人类学家的一些研究也证明,从小受人关心的儿童,长大后个性温和,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小成人对他们不关心,只是提供食物的孩子,则会有相反的结果。 我国郑慕时等人对128名“建优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家庭环境的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素质较高的儿童环境总分和智商都偏高。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儿童主动发展的过程。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也强调了儿童具有吸收心智,能够积极地从外部世界获取各种影响和文化模式,并有一定选择的吸收,成为他心理的一部分。 心理学也证明,即便是婴儿也有自己的视觉偏爱。 影响因素 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 遗传 环境和教育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遗传决定论 50克遗传胜过一吨教育吗?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1844~1924)曾经说过:“50克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英国的高尔顿(1822~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