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昂蛋白.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里昂蛋白

第十章:人體的防禦 第一節 病原體 病原體 1.定義: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2.類型:病毒、細菌、黴菌、原生動物… 3.普里昂蛋白(prions) - 致病性的蛋白質 顆粒,能傳染,引起狂牛病、庫魯症 病毒的構造 ◎病毒不具細胞結構 1.殼體- 由許多殼粒(蛋白質小單元)構成。 2.核心- DNA 或 RNA 3.套膜-來自於寄主細胞膜 a.部分病毒具有套膜,如:流感、愛滋病病毒 b.套膜上有病毒合成的醣蛋白分子,與感染寄 主的專一性有關。 病 毒 腺病毒-- DNA病毒 外型:二十面體 常造成呼吸道疾病 流感病毒-- RNA病毒 外型:球形(具套膜) 病毒的生理特徵 1.絕對寄生:缺乏酵素系統,必須在活體細胞 內才能表現生命現象(繁殖)。 2.專一性:各種病毒有特定的寄生對象,甚 至只能感染特定的組織或細胞。 (1)原因:需與細胞表面的特殊受體結合 才能感染目標細胞。 (2)具套膜的病毒 (如:流行性感冒病毒) 以醣蛋白與目標細胞的受體結合。 (3)無套膜的病毒(如:腺病毒)以蛋白質殼 體上的特殊殼粒或醣蛋白作為辨識位置 病毒的專一性 ◎特定寄主 1.狂犬病- 狗、蝙蝠、人等哺乳動物 2.口蹄疫- 偶蹄類動物 (如:豬、鹿、羊) ◎特定組織或細胞 1.人類感冒病毒- 感染上呼吸道上皮細胞 2. B型肝炎病毒- 只感染肝細胞 3.愛滋病毒 (HIV)- 感染輔助T與巨噬細胞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多變性 1.套膜上有兩類特異性蛋白(都有多種亞型) 血凝集素(H1~H15) 與神經胺酸酶 (N1~N9) 2.不同類型的流感病毒可在寄主細胞內重組 ,產生新型病毒。 3.禽流感 → 傳給人(流感病毒重組) →人傳人 鳥類流感(H5N1) ↘ 人類流感(H3N2) →重組 →新型病毒(H5N2) 想一想 ◎為什麼流行性感冒無法終身免疫? 流行性感冒病毒為RNA病毒,易產生突變。使人體原有的免疫力無法有效防禦,所以會重複感冒。 愛滋病毒的特徵 1.遺傳物質為RNA,是一種反轉錄病毒。 2.具有反轉錄酶,能由RNA製造單股DNA 3. RNA易突變,故 無法用疫苗預防。 RNA病毒的增殖-以愛滋病毒為例 1.套膜上的醣蛋白與輔助T細胞表面受體結合。 2.套膜與寄主細胞膜融合,殼體與RNA進入寄 主細胞,之後殼體被分解,RNA裸露。 3.RNA -反轉錄酶→ 單股DNA。 4.反轉錄酶合成另一互補的DNA → 雙股DNA。 5.雙股DNA嵌入寄主染色體中。 6.病毒的基因轉錄出RNA,有些RNA轉譯出 蛋白質,有些作為病毒的基因。 7.組裝形成病毒顆粒。 8.以出芽方式自宿主細胞釋出 。 愛滋病毒繁殖 週期模式圖 病毒性疾病的治療與預防 1.病毒必須在寄主細胞內繁殖,因此藥物必須 進入細胞才能有療效,但大多數對病毒有效 的藥物對寄主細胞也有毒性。 2.一般病毒感染疾病,藥物只能減輕症狀,需 靠病患自身的免疫系統才能痊癒。 3.病毒引起的疾病可以用疫苗加以預防。 4.克流感為流感病毒神經胺酸酶 (N) 的抑制劑, 使病毒顆粒無法自宿主細胞中釋出,阻止流感 病毒的複製與擴散,故能治療流行性感冒。 細 菌 1.類型:球菌、桿菌、螺旋菌、螺旋體等 2.莢膜:部分細菌才有,覆於細胞壁外, 能保護細菌不被白血球破壞。 外毒素(主要是G+) 內毒素(主要是G-) 釋放 活菌分泌到菌體外 細菌死後才釋出 成分 蛋白質(受高溫破壞) 細胞壁的脂多醣 毒性 較強 (少量即致病) 較弱(大量才致病) 實例 破傷風、肉毒桿菌、 白喉、金黃色葡萄球菌 大腸、沙門氏桿菌 革蘭氏染色- 依細胞壁結構區分 革蘭氏 革蘭氏 陽性菌 陰性菌 G(+) G(-) 染成紫色 染成紅色 細胞壁外層有脂多醣 細菌性疾病的治療 1.細菌引起的疾病,可用抗生素治療。作用原理 包含: (1)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形成。 (2)干擾細菌蛋白質及核酸的合成。 2.超級細菌是指帶有NDM-1基因的細菌。NDM-1是 2009年底在印度新德里發現的一種新基因,其產生 的酵素可破壞多種抗生素,亦可分解碳氫黴烯類的 抗生素,故能殺死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