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标准化现代化(长春).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标准化现代化(长春)

味连 雅连 云连 3种黄连的薄层色谱图像 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薄层色谱鉴别 北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iae chineses 南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iae sphenantherae Reference g-schisandrin(五味子乙素) Schizandrin(五味子甲素) Schisantherin (Gomisin C)(五味子酯甲) Schisandrin (五味子醇甲) 白芷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异欧前胡素 ←欧前胡素   1 2 3 s 4 5 6 1白芷(浙江)   2白芷(磐安)  3白芷(杭州) 4白芷对照药材  5、6白芷(四川遂宁) 有效性方面: 2. 有效、活性、多指标成分定量 2005版含量测定收载高效液相色谱法505项 2010版新增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138项, (三)质量控制水平明显增强 独一味 为藏药 原标准测定的木犀草素为水解后的黄酮苷元类成分,既无专属性又无质量控制意义 现改测专属的有效成分山栀苷甲酯和8-O-乙酰山栀苷甲酯,并规定二者含量之和不低于0.50% 山栀苷甲酯 8-O-乙酰山栀苷甲酯 远志 有效成分:皂苷类、口山酮类、寡糖酯类 原标准:测定远志酸,水解后结构变化,副产物很多 现测定:细叶远志皂苷(碱水解后产物单一)、远志口山酮III 、3,6’-二芥子酰基蔗糖 远志口山酮III 3,6’-二芥子酰基蔗糖 细叶远志皂苷 saponins tenuifolin polygalaxanthone III 3,6’ -disinapoyl sucrose 含量限度:含皂苷以细叶远志皂苷计,不得少于2.00%。含远志口山酮III不得少于0.15% ,3,6’-二芥子酰基蔗糖不得少于0.50%。 三七总皂苷 三七总皂苷HPLC色谱图 含三七皂苷R1不得少于5.0%、人参皂苷Rg1不得少于25.0%、人参皂苷Re不得少于2.5%、人参皂苷Rb1不得少于30.0%、人参皂苷Rd不得少于5.0%,且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总量口服制剂不低于70.0 % 注射剂不低于85.0%。 三七皂苷 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d 有五个中药标准作为第一批中美国际互认标准拟收入美国药典: 穿心莲 积雪草 肉桂 丹参 葛根 (三)质量控制水平明显增强 2. 有效、活性、多指标成分定量 (2)一测多评技术 用一个对照品对多个成分进行定量,也可作为复杂体系量效关系评价的测定方法。 有效性方面 黄连 2005版—薄层扫描—小檗碱不低于3.6% , 2010版—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测多评—小檗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可控成分达到10%, 整体上体现黄连有别于黄柏等的活性关系。 小檗碱在多种植物中均有大量分布,作为黄连唯一的指标,客观性和专属性较差。 (3)特征和指纹图谱技术 单一成分作为质量控制指标不符合中药质量控制的要求。 色谱指纹图谱 本质上是药典色谱技术在应用上的延伸 确能够反映中药内在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和质量的均一程度 控制产品批与批间的稳定切实可行。 2005版收载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1项 2010版收载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11项,指纹图谱11项 使整体性控制中药质量的方法学和实际应用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确保中药质量的均一稳定。 有效性方面 HPLC 指纹图谱 HPLC 指纹图谱上的10 个峰均得到了明确的指认,指认的峰面积之和已占总峰面积的89%。 肿节风提取物 山楂叶提取物 05版质控指标为金丝桃苷,含量低约为0.5%。现修订为测定牡荆素鼠李糖苷,限度为8.8%,远高于金丝桃苷。探索建立了指纹图谱,指认了其中的主要峰。 牡荆素鼠李糖苷 牡荆素 金丝桃苷 牡荆素葡萄糖苷 注射用双黄连指纹图谱 相关性 1963年版《中国药典》仍处于只能靠外观形态的经验鉴别阶段。那时候的中成药基本都是传统的丸剂和散剂,都以中药饮片粉末为制剂的主料,而且生产规模小,所以靠中药材的道地性和老药工的经验性,基本尚可保证药品质量。 第二阶段 1977年版中国药典 1977年版一部药典收载中草药材、中草药提取物、植物油脂和单味药材制剂等882种,中成药270种,共计1152种 采用了显微鉴别方法,尤其是粉末显微鉴别,在制剂中初步打破了“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说法 第三阶段 1985、1990、1995、2000年版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注射剂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