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件第四章光合作用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学课件第四章光合作用PPT

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概述; (1)细菌光合作用 紫色硫细菌和绿色硫细菌 CO2+2H2S CH2O + 2S + H2O ? 紫色非硫细菌 H3C H3C ? ? CO2 + 2 CHOH (CH2O) + 2 CO + H2O H3C H3C 将光合细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比较, 提出光合作用通式: CO2+2H2A CH2O + 2A + H 2O ;⑵ 希尔反应; 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有电子受体存在的情况下,分解水放出O2的反应称为希尔反应. 电子受体称为希尔氧化剂。 希尔反应的意义: ①证明了光合作用氧的释放和CO2还原是两个不同的 过程,O2 来自水的分解。 ②将光合作用研究深入到细胞器水平,为光合作用 研究开辟了新途径。;2. 叶绿体和光合色素; 形态:扁平椭圆形,长3 ~ 7μm,厚2 ~3μm。 一个叶肉细胞有10到数百个不等。 ;分布:多分布在与空气接触的质膜旁,与非绿色细胞相邻处(如表皮细胞和维管束细胞)通常见不到叶绿体。;运动:随原生质环流运动。随光照的方向和强度运动。;2.1.2 叶绿体的基本结构 叶绿体由被膜、基质、类囊体构成 ;被膜 由两层单位膜组成,两膜间距5~10nm。被膜上无叶绿素, 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光合作用的微环境。 外膜: 非选择性 分子量小与10 000可自由通过 蔗糖 内膜:选择性膜 H2O、CO2、O2自由通过;基质(stroma)及内含物 基质指被膜以内的基础物质,内含水,多种离子、低分子有机物,以及多种可溶性蛋白质等。 含有还原CO2 (Rubisco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与合成淀粉的全部酶系 ——碳同化场所 含有氨基酸、蛋白质、DNA、RNA、还原亚硝酸盐和硫酸盐的酶类以及参与这些反应的底物与产物 ——N代谢场所 脂类(糖脂、磷脂、硫脂)、四吡咯(叶绿素类、细胞色素类)和萜类(类胡萝卜素、叶醇)等物质及其合成和降解的酶类——脂、色素等代谢场所 基质是淀粉和脂类等???的贮藏库;A: Structure model of plant chloroplast. B: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s of plant chloroplast. ;类囊体的结构与组成 基质类囊体 (stroma thylakoid)或基质片层 基粒类囊体 (grana thylakoid)或基粒片层 片层与片层接触的 部位称堆叠区 (appressed region), 不接触的部分称 非堆叠区 ( nonappressed region)。由类囊 体膜所包围的内腔 称为的类囊体腔. ;(四)类囊体膜上的蛋白复合体;蛋白复合体在类囊体膜上的分布;PSⅡ主要存在于基粒片层的堆叠区。 PSⅠ与ATPase存在于基质片层与基粒片层的非堆叠区。 Cytb6/f复合体分布较均匀。 ;2.2 光合色素;2.2.1 光合色素的结构和性质;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卟啉环的“头部”和一个叶绿醇(植醇)的“尾巴”。 卟啉环由四个吡咯环与四个甲烯基(-CH=)连接而成。 卟啉环的中央络合着一个镁原子,镁偏向带正电荷,与其相联的氮原子带负电荷,因而“头部”有极性。 另外还有一个含羰基的同素环(Ⅴ环上含相同元素),其上一个羧基以酯键与甲醇相结合。 环Ⅵ上有一个丙酸侧链以酯键与叶绿醇相结合,叶绿醇是由四个异戊二烯单位所组成的双萜,具有亲脂性。 ;卟啉环上的共轭双键和中央镁原子容易被光激发而引起电子的得失,这决定了???绿素具有特殊的光化学性质。 卟啉环中的镁可被H+、Cu2+、Zn2+ 等所置换。当为H+所置换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