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会展中心地下商业街毒气事故处置预案
会展中心地下商业街毒气事故处置预案一、基本情况 XXX市会展中心“XXX地下商场”位于XXX区红旗大街301号,会展中心主体地下。地下建筑高度5米,地理环境为:东为XXX;西邻XXX;北靠XXX;南面为XXX。商场以经营品牌服装为主。该建筑为钢筋水泥浇筑的一级防火建筑,顶棚为防火板,内部装修隔断为玻璃幕墙。建筑内共有8个疏散出入口。二、情况设置 假设会展中心举办洽谈会期间,恐怖分子、极端分子和黑社会团体采取破坏活动,施放“沙林”毒气。(一)施放地点:水景休闲区。 (二)施放时间:某月某日上午十时二十分,此时商业街正值营业期间,营业员、顾客较多,并且外地游客占较大比例。 (三)现场情况:毒气施放时,红博地下商业街有营业员、商城员工及顾客4000—6000人自行疏散,其中200—300人需要商城工作人员协助疏散。毒气施放三分钟后,有毒气体扩散面积约70平方米,并且沿通道向四周蔓延,灾情十分严重,毒气施放中约30平方米范围内有二十余人被困等待救援。三、沙林的理化性质和危害性 沙林(sarin)化学名称:甲氟磷酸异丙酯。它是目前外军装备的主要神经性毒剂之一。美军将其代号为“GB”。 沙林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工业品为淡黄色,有微弱的水果味,易挥发,沸点较高为151.5℃,凝固点为?54℃,液体比重(20℃)为1.096,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醇、醚、苯等)可互溶,易被活性炭等多种物质吸附。 沙林性质稳定,常温下分解缓慢。在中性水中水解很慢,可使水源染毒,但水解产物无毒。加温、加碱可将其毒性迅速破坏,因此,可用氢氧化钠、氨水等碱性物质进行消毒。 沙林是一种速杀性、致死性的化学毒剂,毒性强烈,作用迅速。以呼吸道中毒为主,也可以通过眼、皮肤吸收中毒。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5-2mg/m3,只要2分钟即可使人出现缩瞳、胸闷、呼吸困难、流口水、流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局部肉跳、痉挛等中毒症状。静止浓度(lct)为180mg.min3;剧烈活动时,半数致死浓度为15mg.min3,致死浓度为30mg.min3。 四、XXX地下商业街的基本构造与救援难点。(一)地下商业街的基本构造 地下商业街主体建筑为东西走向,主通道位于会展中心下沉广场内,设有观光电梯及疏散楼梯两种。其余疏散通道分别位于黄河路与长江路两侧,内部共有九条商业街,东西有九条疏散通道;南北有七条疏散通道;地上通道间距为70米;地下通道间距为38米。(二)救援难点1、人员疏散困难,极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商业街营业人员、工作人员,本地与外地顾客,双休日、洽谈会期间客流量可达10—15万人次。灾害发生时,商城内约6000人左右滞留其中,这些人因盲目性强,方向性差,易于惊慌失措等特点。一旦毒气事件发生,人员疏散,人员运送相当困难。极易因逃难者相互冲撞等因素而造成更多非中毒性伤亡事故。 2、通信联络不畅,救援指令的迅速贯彻有难度。 现在,常用的通信器材在地下建筑内都无法使用,而目前我们配备的一些泄漏通信器材实用效果并不理想。简易的联络方法又因地下狭长,空间大而无法实施。这给救援信息传递,指挥人员的决策和救援指令传递带来了困难,加上员工和顾客及社会救援力量都缺乏防御沙林等毒气的个人防护装备,而且对沙林的理化性质的认识和自身防护知识掌握也相当有限,因此,一旦发生沙林毒气事件,将大大增加伤亡人数。 3、排毒、消毒的客观条件差,残留毒物难以清除。 沙林毒气发生在地下,一是不能靠日晒、雨淋、通风等自然方法消毒;二是洗消后,污染水难以处理;三是渗入吸附性较好的材料内(如装饰材料、各种布棉、麻衣服等)的毒物很难彻底清除,因此,只能依靠化学消毒剂进行处理。4、交通疏导难,极易造成人流混乱。 中心展馆位于商业街上面,会展期间大量车辆停放两侧,交通繁忙,人员拥挤,一旦商业街内发生毒剂事件,极易造成人流混乱,加重地面交通负荷,致使交通受阻,又给救援的实施和人员疏散带来了困难;同时突如其来的人员拥挤等因素将产生次生灾害事故。五、应急救援的实施(一)报警和自救 XXX地下商业街(会展中心处)一旦发生毒气事件,发现人员在向管理人员报告的同时,应立即向“119”报告,并由会展中心和商业街的工作人员按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迅速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1、利用广播系统,告知工作人员和顾客就近迅速撤离;2、停止送排风; 3、对所有出入口实施警戒,采取只出不进的办法; 4、组织义务救援人员佩戴防护装具引导疏散群众; 5、开通全部广播系统,有组织地引导、疏散广场各建筑内的车辆、人员及相邻建筑内的人员。(二)救援力量调度 “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XXX市重特大灾害事故处置预案,在调集力量的同时,立即向市公安局、市人民政府报告。并按程序调集公安巡防、交警、刑侦、卫生、医疗、防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