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源性痛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药源性痛风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湖北省宜昌市 443500
摘要:目的:对药物引起痛风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药物引起痛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涉及药物品种较多。结论:药物引起的痛风为一种较为严重的药源性疾病,临床一旦发现应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药物;痛风;药物不良反应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病,以高尿酸血症为临床特点,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笔者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药物引起痛风的资料,以期引起临床重视。
1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对尿酸代谢的影响是双向的:即当小剂量使用阿司匹林时可引起尿酸潴留,而当大剂量地使用阿司匹林时则会增加尿酸的排泄量。因此,长期小剂量地使用阿司匹林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张辉[1]报道,1例男性患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连续2个月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d)2个月后血尿酸增高,拍片提示跖趾外侧缘可见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考虑其为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尿酸排泄而致的血尿酸增高,立即停用阿司匹林,并对症治疗5天后上述症状较前明显好转,15天后局部症状缓解,痊愈出院,随访1年未见发病。
2 抗结核药物
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均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这是因为此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会与尿酸竞争排泄路径,减少尿酸的排泄量,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2]。蒯碧华等[3]报道,1例男性患者因肺结核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抗结核治疗7个月开始反复手足小关节红、肿、热、痛半年及活动障碍,继续用药至13个月时症状加重,考虑到吡嗪酰胺可引起血清尿酸增高,故停服吡嗪酰胺,并对症治疗,同时继续服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抗结核治疗,结果经治疗一月后,患者关节疼痛消失,各关节无红、肿、热、痛等症状,血清尿酸值恢复正常。此外,陈富华[4]和赵力力[5]也有关于抗结核治疗时吡嗪酰胺引起痛风的类似报道。作用机理是可能是吡嗪酰胺促进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使血清尿酸增高,沉积于关节所致。同时还应考虑患者对吡嗪酰胺及其代谢产物引趋细胞破坏,而使黄嘌呤增加,最终导致血尿酸急剧升高,引起关节剧痛。
3 降压药
ACE-I 类高血压药会让高血压患者的血管扩张;而beta;受体阻滞剂类高血压药会使高血压患者心跳脉搏减缓,在这两种高血压药物长期的作用之下,身体末梢处的细胞代谢将变得更差,进而导致尿酸盐结晶特别容易沉积在关节处而引发痛风。
范贝瑟[6]报道,1例男性患者因高血压病首次服用赖诺普利,用药至第10天,突然感到右足姆趾关节疼痛,且红、肿、活动不便,经检查血尿酸1030mu;mol/L,左足关节正、侧位片显示左姆趾关节周围软组织影增大,诊断为痛风。停用赖诺普利,改用波依定治疗,7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血尿酸495mu;mol/L,复用赖诺普利,5天后关节疼痛再次出现,经停药同法治疗5天后症状消失,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常建军[7]报道,1例高血压患者服用卡托普利第16天感右足拇趾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血尿酸1034mu;mol/L,右足关节正、侧位片示右拇趾关节周围软组织影增大,考虑痛风,停用卡托普利,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复查尿酸440mu;mol/L,后又服用卡托普利,4天后上述症状复发,再次停药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后随访2年,血尿酸均在正常范围。
4 1,6-二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进入体内后水解为无机磷和果糖,而磷的排泄需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使得尿液呈酸性,竞争性抑制了尿酸的排泄,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老年人由于肾功能生理性下降,既往有痛风者本身尿酸过高或排泄不畅,难以承受血尿酸的轻微变化,因而导致痛风发作。陈明等[8]报道,4例男性患者因冠心病、心律失常使用1,6-二磷酸果糖,入院后除常规治疗外,应用1,6-二磷酸果糖每日10 g静脉滴注,分别于连续使用4~7 d后出现足趾关节红肿热痛及全身发热,经停用1,6-二磷酸果糖及对症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其中2例再次应用1,6-二磷酸果糖时再次诱发痛风。
5 奥美拉唑
吴雄健[9]报道一例56岁男性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后即给予静滴奥美拉唑注射液 40mg/次,2次/d,用药第5天患者右侧踝关节红肿、疼痛。尿酸:612mm o l / L。患者既往无“痛风” 史,考虑到可能为药物所致,即停用奥美拉唑,加用秋水仙碱片、小苏打片、扶他林软膏等药物治疗后患者右侧踝关节肿痛症状迅速缓解。Kraus[10]报道,2例男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