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平药理学技术121122章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理学实验技术 王逸平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一. 药理学及实验技术的概述 二. 药理学实验技术的应用 三. 新药研究 神经氨酸酶的作用 神经氨酸酶存在于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的表面,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旦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开始复制,新生病毒颗粒就会呈芽状突出于细胞表面,但仍与细胞相连。流感病毒中神经氨酸酶的作用就是将病毒和细胞连接的血凝素—唾液酸结合键断裂。一旦与细胞表面脱离,新生的病毒颗粒就会自由扩散,感染其他宿主细胞。 如果神经氨酸酶的功能被抑制了,流感病毒的感染循环就会被有效的打破。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为取得流感治疗上的突破提供了机会。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神经氨酸酶的第一代抑制剂早在70年代早期已有所报道 ,但真正合理地使药物作用于这一靶目标却需借助于10年后的基础研究成果。? 1983年人们终于弄清了提纯神经氨酸酶的二维空间结构。尽管神经氨酸酶在精确的氨基酸序列上有所差异,但其活性部位的结构却不会改变。它存在于表面上的一道较深的裂隙中,在所有的A型及B型流感病毒均由高度保守的11个氨基酸排列而成的。神经氨酸酶活性部位的任何畸变都会使其活性降低。? 对神经氨酸酶活性部位三维结构的深刻了解,使得对该酶抑制剂的合理设计成为可能。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设计 神经氨酸酶的自然底物是唾液酸,它通过自身分子的某些部位与神经氨酸酶裂隙中氨基酸相互作用而与神经氨酸酶牢固连接。此酶中的一个区域是由三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精氨酸118,精氨酸292及精氨酸371)组成的部分,它可与唾液酸的羟基连接。 另一个重要的部位位于由两个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谷氨酸119及谷氨酸227)组成的裂隙深部。这一部位与唾液酸的结合无关,但底物的一个羟基却指向该区域的氨基酸,然而由于羟基不够大而不足以使二者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这一特性被运用于设计可与活性部位牢固结合从而可以充当强效抑制剂的底物相似物之中。 奥司他韦羧酸盐和前体 Gileal科技公司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高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羧酸盐(即Rot4-0802,Gs4071),该化合物含有一个环已烯环和一个烷基疏水基团,取代了唾液酸或扎那米韦中的极性甘油残基。 ? 其中,羧基与神经氨酸酶中的正电区结合,这与Zanamivir和唾液酸与神经氨酸酶的相互作用相同,但不同的是,该化合物中疏水基团与神经氨酸酶活性部位的疏水袋紧密连接。 由于奥司他韦羧酸盐的口服吸收也较差,于是又开发出了其乙酯前体,奥司他韦。奥司他韦口服吸收良好,并且其绝大部分可在肝酯酶的作用下迅速转化成为其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羟酸盐,使其血液浓度达到较高水平。 实验药理学的相关技术 模型制备与应用 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测定法 电泳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细胞生物学方法在药理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实验方法 膜片钳技术原理及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生物核磁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转录调控研究方法在药理学中的应用 内钙测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药理学属于基础医学,是与临床医学的桥梁 药理学研究的目的: (1)阐明药物作用、作用机制 (2)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新药的开发研制 (4)探索细胞生理、生化、病理过程 药理学 (Pharmacology) 研究 药物与 机体 相互作用规律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作用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药物效应动力学 靶点:药物与受体、药物与酶 药效:药物的治疗作用 构效关系:药物化学结构与效应关系 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受体的概念 受体是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细胞蛋白组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随后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Alexander S, Mathie A, Peteres J, MacKenzie G, Smith A (2001) 2001 Nomenclature Supplement. Trends Pharmacol Sci Toxicol Sci, Special Issue Watling KJ (1998) The RBI Handbook of Receptor Classification, 3rd Edition, RBI, Natick, MA Godfraind T, Vanhoutte PM (1998) The IUPHAR Compendium of Receptor Chara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