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清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说清史

正 说 清 史 自我感知历史 鉴于之前影视剧中清宫戏热播,皇上格格们充斥着银幕荧屏的现象,很多人对此感到极其不快,因为此类“辫子戏”大多属于胡编乱造,戏说的成份极其大,不太了解历史且也不屑于去了解历史的人看了也许视之为“纯属娱乐”,但对了解历史的人看了好象是如哽在喉,不吐不快,毕竟这些戏说历史之影视剧已经卑劣到不靠边不靠谱的地步,尤其是广大的中小学生看到此类恶俗之作后,他们显然会被混淆了视听,他们该相信哪一种说法,正史?野史?或是戏说?假如他们将这些以讹传讹的观点来询问,我们将何作答?所以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唯物历史观,有责任将真正的历史告诉给学生,以正视听,因此这里就撷取其中的两个正史内容,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们区分“正史”及“戏说”之间的区别,并以此培养出严谨的学史之风。 (一)一个想当和尚的皇帝 清朝从公元164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前后共有十位皇帝,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只有18年,24岁就离开了人间,顺治究竟是病死了,还是看破红尘到五台山当了和尚?这给历史留下了一个疑案。 顺治死后被安葬在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与他合葬的,还有两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深得顺治宠爱的董鄂妃,董鄂妃死后被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从这长长的充满赞美之词的封号上,我们不难看出顺治对董鄂妃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后来,有人说董小宛就是顺治帝最喜欢的董鄂妃,那么董鄂妃和董小宛,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呢?董小宛是顺治出家传说中最主要的人物,我们要讲的第一个故事就从董小宛的身世说开始起: 朱自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令所有读过它的人,都熟悉这条波光流转的河流,然而今天人们如果漫步在秦淮河的岸边,望着当空明月,还会想起三百年前的一代名妓董小宛吗? 明朝末年的时候,江南有“八大名妓”和“四大公子”,当时“八大名妓”号称“秦淮八艳”,董小宛就是其中之一,“四大公子”指的是方以智、侯方域、陈贞慧、冒襄。相传清军大举南下的时候,董小宛却被督署江南的洪承畴抢走,献给了顺治皇帝,当时的顺治一见董小宛就龙心大悦,二人的感情急剧加深,在很短的时间内,顺治便对董小宛倍加恩宠,先册封为妃,接下去又立为皇贵妃,于是一代名妓就这样成了宫里的董鄂妃。 但是在孝庄看来,顺治的这种感情再发展下去终究会坏了国家大事,于是太后就以学佛的名义,将董小宛送到西山玉泉寺,董小宛被送走以后,顺治仍然千方百计地与董小宛约会,并且,一再威胁太后说:“如果董小宛发生了什么不幸,他肯定不会再做皇帝了。”面对这种情况,孝庄也生怕发展下去更加不可收拾,就设计烧了王泉寺,谎称董小宛已经被烧死,顺治突然听到这消息,痛不欲生,从此他就沉迷于佛教之中不能自拔,甚至连朝政也很少过问。 有一天,顺治在打坐的时候,他恍惚看见董小宛出现在五台山,于是他毅然决定放弃皇位,来到五台山,建了三间草房,从此就做了和尚。后来他们第三个儿子继位做了皇帝,他就是康熙,传说中康熙曾经几次以进香的名义来到五台山,想见父皇,但是顺治总是静坐参禅,根本不与康熙相认,康熙就在寺庙墙壁上题写了“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的诗句。 这个故事听起来实在是十分动人,如果事实真是这样子的话,那么董小宛和董鄂妃就是同一个人了,下面让我们来讲一讲第二个故事。 前面我们提到“四大公子”中的冒襄,他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明朝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当他来到南都(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参加科举考试时,在闲谈中,他听到方以智,侯方域对董小宛赞不绝口,称她“才色为一时之冠”,他便急于想见到董小宛,遗憾的是第一次连个人影也没有见到。第二次看到董小宛在保姆的陪伴下,沿着曲廊懒洋洋地走来,冒襄不禁由衷地感叹:“香姿玉色,神韵天然”,而董小宛见到冒襄一句话也没有说,那年董小宛才十六岁。 三年以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特别是通过当时的八大名妓之一的柳如是和赎买柳如是的钱兼益,从中周旋担保,冒襄终于以三千两银子的代价将董小宛赎身,董小宛嫁给冒襄以后,就来到江苏如皋的水绘园。水绘园是冒襄的家园,风景很美,方圆数十里,董小宛来到这里以后,与冒襄一家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就赶上了明末清初的乱世,冒襄一家四处逃亡,颠沛流离,在以后的五年里,冒襄大病三次,全靠董小宛悉心照顾才保住了性命,正是这种劳累的生活,最终吞噬了董小宛年轻的生命。冒襄在他后来的文章中回忆:当时小宛:“星颜如蜡,弱骨如柴”已经病得不成样子。在顺治八年正月初二,也就是公元1651年1月22日,一代名妓董小宛死在水绘园影梅庵家中,年仅28岁。 听完这段故事,对于深受顺治皇帝恩宠的董鄂妃和一代名妓董小宛之间的关系,我们也渐渐明白了。 顺治皇帝宠爱的董鄂妃和一代名妓董小宛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从流传下来的冒襄的诗文集当中找到一些可靠的线索,其中有一篇是叫做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