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试转向系PPT
任务一 机械转向系的构造与维修;二、相关知识
(一)概述
1、功用及技术要求
功用:1)按驾驶员的操纵要求适时改变汽车行驶方向;
2)与行驶系配合共同保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
技术要求 ;
1)工作可靠;
2)操纵轻便、灵活;
3)汽车转向时,各车轮应作纯滚动;
4)转向器有一定的可逆传力能力,即有“路感”;
5)转向盘自由行程大小应合适。
2、转向系组成与分类
组成: (1)转向操纵机构
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2)转向器
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往复运动,并对转向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转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车车架或车身上,转向操纵力通过转向器后一般还会改变传动方向。
(3)转向传动机构
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车轮(转向节),并使左右车轮按一定关系进行偏转的机构。
;;;;;;;
(三)转向操纵机构
1、概述
功用:将转向器输出的力传给转向轮,且使二转向轮偏转角按一定的关系变化,实现汽车顺利转向。
要求:较大的刚度和强度、吸收振动、缓冲
分类:前置式、后置式
非独立悬架配用转向传动机构、独立悬架配用转向传动机构。
2、与非独立悬架配用转向传动机构
;任务二 汽车助力转向系的维修;二、相关知识
(一)动力转向装置的功用、组成及类型
1、功用
转向轻便和转向灵敏对转向系角传动比要求是互相矛盾的。
动力转向系是利用一定的动力助力方式,对转向器施加作用力以减少驾驶员
转动转向盘的操纵力、减轻驾驶疲劳的转向系统。
2、 动力转向装置组成
动力转向装置由机械转向器、转向控制阀、转向动力缸、转向油泵、转向油
罐等组成。
3、动力转向装置的类型
动力转向系按动力介质的不同分为气压式、液压式和电动式三类。
液压式动力转向装置按液流型式分为常流式和常压式两种。
液压式动力转向装置按其转向控制阀阀芯的运动方式可分为滑阀式和转阀式。
4、对动力转向系的技术要求
1)工作可靠; 2)转向灵敏;
3)维持直线行驶,保证转向轮自动回正;
4)有道路感觉; 5)有随动作用;
6)可实现强制转向。;;;;;;;“随动”:
转向轮的偏转角随转向盘转角变化而变化。随动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路感” :
自动回正 :
;;;;;;第七节 汽车转向系故障与检修;3)前桥(转向桥)和车轮方面的原因
(1)前轴变形、扭转,引起前轮定位失准。
(2)轮胎气压不足。
(3)前轮轮毂轴承调整过紧。
(4)转向桥或驱动桥超载。
4)其他部位的原因
(1)车架弯曲、扭转变形。
(2)前钢板弹簧或是前悬架变形。
(3)前轮定位不正确。
3.诊断与排除
1)顶起前桥,转动转向盘,若感到转向盘变轻,则说明故障部位在前桥、车轮或其他部位。此时应首先检查轮胎气压,如气压偏低,则应充气使之达到正常值,接下来应用前轮定位仪检查前轮定位,尤其应注意后倾角和前束值,如果是因为前束过大造成的转向沉重,同时还能发现轮胎有严重的磨损。
2)若转向仍感沉重,说明故障在转向器或转向传动机构,可进一步拆下转向摇臂与直拉杆的连接,此时若转向变轻,说明故障在转向传动机构,应检查各球头销是否装配过紧或止推轴承是否缺油损坏,各拉杆是否弯曲变形等,通常检查时,可用手扳动两个车轮左右转动察看各传动部分,并转动车轮检查车轮轴承松紧度。
3)拆下转向摇臂后,若转向仍沉重。则转向器本身有故障,可检查转向器是否缺油,转动转向盘时倾听有无转向轴与柱管的碰擦声,检查调整转向器主动轴上下轴承预紧度和啮合间隙,转向摇臂轴转动是否发卡等,如不能解决就将转向器解体检查内部有无部件损坏。
4)经过上述检查,如仍不见减轻,可检查车桥、车架或下控制臂(独立悬架式)与转向节臂,看其有无变形,如发现变形,应予修整或更换。同时检查前弹簧(板簧或螺旋弹簧),看其是否折断,否则应更换。;(四)行驶跑偏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向盘不居中间位置;必须紧握转向盘,预先校正一角度后,汽车才能保持直线行驶,若稍放松转向盘,汽车会自动向一侧跑偏。
2.故障原因
1)左右前轮气压不相等或轮胎直径不等。
2)两前轮的定位角不等。
3)两前轮轮毂轴承的松紧度不等。
4)前束过大或过小。
5)前桥(整轴式)弯曲变形或下控制臂(独立悬架式)安装位置不一致。
6)前后车轴不平行。
7)车架变形或左右轮距相差太大。
8)一边车轮制动拖滞。
9)转向轴两侧悬架弹簧弹力不等。
3.诊断与排除
1)外观检查
(1)检查左、右两前轮轮胎气压是否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pdf VIP
- 中考现代文阅读——邓宗良《母亲的叶搭饼》.docx VIP
- 2025年防火涂料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CDS2.XwithHPLC操作说明资料.pdf VIP
- Python数据分析及应用 课件 第3、4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函数.pptx
- 2025村道生命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我国隧道盾构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doc VIP
- DBJ50_T-460-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企业评价标准(OCR).pdf VIP
- 食材采购配送服务以及售后服务方案.pdf VIP
- 2025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省级与地市级合卷)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