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城山水六朝风
一言难尽说南京
南京是个一言难尽的城市。
前人评价南京的话语中,至少有三句,颇让南京人引以为自豪。一句据说是诸葛亮所言,“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也”,着眼于城市的大环境:一句是吴敬梓的“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赞美市民的高素质;再一句便是朱自清的“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的遗痕”,说的是这座古城,尤其是老城南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换了今人的说法,道是“每一寸土地都有故事”。
时至今日,南京这大“古董铺子”,很有点像夫子庙的小古董铺子,里面多是些仿古的货色和现代的工艺品了。尽管如此,南京的老城南,仍未坠千古名都的神韵脉络与空间肌理。现存的街巷名称,总是能让人联想起先秦传说、六朝人物、唐宋掌故、明清园林。
二十年前,从南京的城南走到城北,仍给人以穿越大半个中国的辽远之感。今天走进南京,首先的深刻印象,恐怕还不是近年建造的杂乱无章的高楼,而是满城的绿阴。尤其是自新街口沿中山东路出中山门,直上中山陵,行走在那样的林荫下,让人不觉生出对这城市的亲切感与依恋感。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拜谒中山陵,走的就是这条路,所以他会对南京的城市之美赞不绝口。
当然,一个城市的性格,或者说文化特征,不是林阴道所能涵盖的。然而,南京的文化特征究竟是什么,专家学者探讨了几十年,至今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最合适的结论或是――南京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没有特点。南京人早已没有了自己的方言,南京的戏院里没有南京戏,南京的饭店里没有南京菜,南京街头看不到南京品牌服饰,南京的工艺品店里找不出南京的特色纪念品,南京城里的新建筑总像是某个外地建筑或外国建筑的克隆……最让南京人尴尬的是:北方人视南京人为南方人,而南方人(包括处于同一纬度的上海人以至近在咫尺的苏州人)都视南京人为北方人:南京人是自视为南方人的,但这就站到了北方人的立场上。
应该指出的是,南京文化的没有特点,不是因为太贫乏,而是因为太丰富――丰富而不能统一。往好里比划,我们也可以说南京文化的特点是兼收并蓄,多元共生。
六朝遗风石头城
南京人对于这座城市形象的诠释,最常用到的有两个概念,一个属于时间范畴,就是“六朝古都”,一个属于空间范畴,就是“秦淮文化”。
在南京寻访六朝遗迹,不能不看石头城。石头山上的筑城史,可以上溯战国中期楚国设置的金陵邑,这也是南京旧名金陵的由来。六朝时期,石头山峭峙城西,临江控淮,有“天生城壁”之誉。江水直激山麓,年年岁岁,冲刷着厚厚的赭红色砾岩。东吴孙权定都,因山筑城;东晋易土以砖,裸露于城砖间的石壁,斑驳嶙峋,似乎看多了城头的风云变幻,连古城墙也挤出了“鬼脸”。石头城因此俗称“鬼脸城”。今天漫步石头城下,还可以看到“鬼脸照镜子”的奇妙景观。所谓“镜子”,则是长江水道西移后留下的大大小小的水塘。
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整治,“石城虎踞”的英姿得以重现人间,“天生城壁”依稀战痕斑驳,苍劲沉雄。荒草杂树斫除尽净,铺草栽花,植树种竹,整修成清新壮阔的新型园林。石城霁雪、西峰秀色、山居秋暝等自然与人文景观,或古朴,或幽静,或清丽,酿造出一派城市山林的自然之趣。置身园区,天高水远。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第一次能够清清爽爽地看到鬼脸城的全貌。四季清冽的外秦淮河水道,成为环绕这颗璀璨明珠的襟带。由石头城下登画舫,可以直下秦淮河入江口,也可以上溯东水关,沿途视野开阔,人文景点都布置了相应的雕塑、壁画,与内秦淮河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石头城东,清凉山麓有诸葛武侯驻马坡。据说诸葛亮就是驻马于此,指点江山,对南京形势作出了高度评价。这不但为此后的蜀吴联盟、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而且开启了南京历史上长达三百年的璀璨六朝文化。这是历史的一面。此间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长不过百余年,短的只有二三十年,诚如李商隐所说,“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帝王之宅”不如说帝王之舞台更确切。这是历史的另一面。
南京人对六朝辉煌永志不忘。在南京随处可见的南京城徽,作为主图案的巨兽,就是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中的辟邪。
南京现存南朝陵墓十九处。天禄、麒麟与辟邪三钟镇墓石兽,形貌大略相似,魁伟豪迈,昂首挺胸,张口露齿,目吐威光,腹刻双翼,四足交错而立,利爪毕现――据专家说,区别之处在于兽头上的角:天禄双角,麒麟独角,辟邪无角。天禄与麒麟仅见于帝陵,王侯墓则只能用无角的辟邪。陈文帝永宁陵前相向而立的天禄和麒麟,堪称此中杰作。天禄在东,麒麟在西,重各逾10吨,诚可谓庞然大物。其造型风格已从南朝早期的朴拙凝重转向矫健轻灵,神态威猛而富于动感;雕刻手法细腻圆熟,居然注意到脚趾这样的细部,脚爪前部向上伸张,离开石座,塑造出一种飞腾感。梁临川王萧宏墓前辟邪,造型浑朴简练,仿佛从远处雄视阔步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he Wildlife and the Local Residents in Barling To.doc
- The World’s Most Comprehensive Publication on Ethn.doc
- TIBET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BENMA WALLS.doc
- TIBET’s LAST CARAVAN CHARGED WITH TRANSPORTING SAL.doc
- Tibetan Football.doc
- Tibetan Traditional Strategies on Thunder and Ligh.doc
- Tibetans and Their Dog.doc
- TIGER ZHANG的华服盛宴.doc
- Toast Songs Popular in Ngari.doc
- Train Ready to Climb to Lhasa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