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民族关系视角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摘要:现阶段,我国业已拉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际上表现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仅是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的经济问题,而且是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直接影响着我国总体民族关系的重大政治问题。从西部的民族性和落后特征入手,分析这种滞后对我国民族关系的负面影响,提出在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保持和谐的民族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民族关系视角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7―0057―0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久已存在的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这一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国家决策层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之所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仅是因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其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会影响到我国共同富裕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由于西部地区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这一差距的扩大直接影响着西部地区各方面的利益协调,直接影响着我国民族关系的大局走势,也就直接影响着我国总体的民族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民族关系和谐运作是我国政治发展和现代化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制约因素:西部的民族性和落后特征
西部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地理概念。它是包含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民族分布的综合性概念。包括12个省区市,即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陕西、重庆。就省级以上的行政单位看,在西部十二个省、区、市中,除陕西省外,有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和六个多民族省市。即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和西藏自治区等自治区与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和重庆等省市。
西部地区面积达69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9%。人口达3.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就省级行政单位上看,全国8个民族省区,或者5个民族自治区与6个多民族省、市均在西部。就这11个省区市总体而言,都无一例外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大。西部民族地区的总面积达667.46万平方公里,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98.12%,占全国总面积的69.52%;二是少数民族人口多。西部少数民族总人口31720.43万人,占西部地区总人的22.31%,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92%;三是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大。这里分布着众多的民族自治地方,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全部分布在西部,州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的27个,占全国自治州总数的90%,83个县一级自治地方占全国自治县总数的69.2%。这一地区民族自治地方面积为591.31万平公里,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85.9%;四是少数民族数量多。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这里。全国超过100万人口的18个少数民族中,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布依、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等16个民族分布在这一地区;五是边境线长,跨国民族众多,战略地位突出。西部地区陆地边境线长达1万多公里,中国陆上周边相邻的国家共有15个,其中就有14个国家与西部民族地区直接接壤。单就新疆来说,其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为邻,边界线长达5600公里。西部民族地区跨境民族也较多,与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乌孜别克、蒙古、塔吉克、哈尼、京、佤、傈僳、苗、傣等2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六是信教人数多。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几乎全部信仰宗教,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数量和人口较多,决定了西部地区信教群众较多;七是贫困人口比例较大。1998年西藏、青海、贵州、宁夏、云南、甘肃、新疆、重庆、内蒙古、四川的贫困率,分别为19.0%、14.0%、12.8、9%、12.6%、12.2%、11.5%、8.9%、6.6%、6.4%和5.5%,大大高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贵州、云南、宁夏、内蒙古、青海、广西、新疆的贫困县个数与全国贫困线总数的比重,分别达60%、59.35%、44.44%、36.90%、35.90%、33.73%和29.41%,远高于全全国平均27.27%的水平;八是地理环境分布较差。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分布格局看,这一地区大都位于边疆地区、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资源匹配较差,水源匮乏,气候条件十分恶劣。此外,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存在也是该地区的一个特征。
可见,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少数民族是西部地区的主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