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学讲座-实用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经-大学讲座-实用PPT

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与人生1、诗的起源2、《诗经》简介。3、《诗经》的编纂4、《诗经》的分类5、《诗经》的作用6、《诗经》名篇导读一、诗的起源鲁迅认为诗歌起源于劳动和宗教。1、起源于劳动西汉时代的典籍《淮南子·道应训》里有这样的记载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 邪许 ”,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所谓 “ 邪许 ” 意思如同后代集体劳动(如抬木头、打夯)中的劳动号子, 许多人一起抬大木头, 用喊号子 协调大家的步伐,鼓励大家出力,号子很有节奏。如果在号子中加进一些有内容的话,那就是原始诗歌了。鲁迅曾把这种喊着 “ 杭育杭育 ” 声音的劳动号子称作最早的诗歌,并风趣地说这就是 “ 杭育杭育 ” 派。打夯号子碌zhu高抬起呀,嗳嗨吆哇砸下第一夯啊,······一夯二百斤哪,······不比一袋糠啊,······一夯打个坑啊,······两夯坑一双啊,······夯夯要平稳哪,······一点别晃荡啊,······碎步往前挪呀,······一夯挨一夯啊,······夯夯砸得实啊,······砸实好盖房啊,······侄子长成人啦,······盖房娶新娘啊,······新娘娶进门哪,······生俩凤和凰啊,······大伙来道喜呀,······喜酒喝一缸啊,······全家都欢喜呀,······隔壁都沾光啊,······沾光先不表哇,······拐弯往北夯啊,······咱们夯得好哇,······喝辣又吃香啊,······咱们夯不好哇,······晌午喝菜汤啊,······饿得塌了锅呀,······俩眼冒绿光啊,······绿光暂不表啦,······大伙歇歇凉啊,······诗的起源2.诗歌的起源还同宗教和娱乐有关系。古书《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部落。他们的宗教兼娱乐活动是,由三个人拿着牛尾巴,边跳舞,边唱歌, 歌辞有八段 。歌 辞没有 流传下来,但从同书所记的《玄鸟》、《遂草木》、《奋五谷》等题目推测,内容大约是有关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和农业生产的。古代有 “ 玄鸟生商 ” 的说法, 商民族奉 “ 玄鸟 ” (燕子)为图腾,这里的 “ 玄鸟 ” 可能也是类似的神话传说。 “ 草木 ” 、 “ 五谷 ” 显然是有关牧业和农业的事。这些歌 辞就是 原始的诗歌,不过它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从现在世界上某些原始民族中仍可看到。诗歌首先和舞蹈脱离,后来又渐渐脱离曲调,成为朗诵和阅读的诗歌,但仍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奏和韵律。诗又称 “ 诗歌 ” ,就说明了它与音乐的关系。献诗制度《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曰: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百工谏,庶人传语。”采诗制度《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使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孔子删诗说《论衡·正说篇》:“《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去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篇。”唐代孔颖达最先提出怀疑,主张删定者当是周朝的乐官。四、《诗经》的分类(一)《诗经》的传统分类1、 “风”是乐调的意思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区的地方乐。2、“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与“夏”通,“夏”是地名。因为对地方土乐来说,就是政治中心地区的乐,因此“雅”又有了“正”的意思。3、“颂”是庙堂之音 “颂”,一般认为是“容”的意思,指舞蹈的样子,故以《颂》为舞曲。一说“颂”是“诵”的假字,就是诵辞.是庙堂之音,用于祭祀典礼。 《诗经》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就是赋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铺叙。 “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 。 “兴”:就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托物起兴。 “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二)《诗经》的重新分类时代的变迁和古乐的失传,《诗经》的分类标准也由音乐变为内容。《诗经》的六大类周民族史诗农事诗 燕飨诗 战争徭役诗 政治美刺诗 婚姻爱情诗《诗经》的作用一、立身之本二、考取功名三、政治与社交四、文学引用五、起名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1、立身之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子曰: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考取功名《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宋代王安石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3、社交(社会、政治)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