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酸辣湘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凤凰,酸辣湘西      来凤凰,住处选择在古城西门外附近的凤凰家园客栈,图的是一个舒适且安静的睡觉环境和方便的地理位置。跟阿姨聊天的时候意外得知,离这儿不太远还有一个稍大规模的菜市场。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喜欢去当地大的菜市场看看,在菜市场里不仅可以体验到独特的风土人情,更可让人对此地的饮食习惯有一个大致且准确的了解。   这里的人买菜喜欢用背篓,背篓里除了放东西,也可能站着一个可爱的小娃娃。在菜市场里放眼望去,有一整排长长的摊位都是深浅不同的红色,十分惹眼,那是辣椒的不同形态:辣椒粉、辣椒面、辣椒酱和干辣椒等。还有很多摊位上是酸豆角、酸萝卜、酸菜之类腌制的东西,不远处一口大锅正将切片后的腊肉炒得热火朝天,香气咝咝地钻进鼻孔。辣之外,酸和腊是凤凰人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另外两道主弦律。   在凤凰古城内外,卖酸萝卜的摊子随处可见。凤凰人不管男女老幼,不论文人农夫,都喜欢吃腌的这些酸物。传说中味道最好的腌酸萝卜摊子在古城外的文昌阁小学附近,关于此凤凰甚至有句经典的话:“文昌阁的腌萝卜,想起来就嗲饿口水”。   跟客栈的主人打听了文昌阁小学的位置,很容易就找到这家传说中的酸萝卜摊子。这里各种腌制的酸系列食品种类繁多,有萝卜片、萝卜秧子、莴笋片、莴笋皮、蒜苔、黄瓜片、几种叶子菜、海带丝、魔芋、红椒等十多种,分门别类放在一个个很大的搪瓷碗里,上面盖着防尘的玻璃片。我想先买一片腌萝卜和在古城里吃到的比较一下,再决定要不要带一些给同住在一家客栈的宫、姚二人尝尝。腌萝卜的价格是一元钱几片,推算一下两毛钱买一片价格不会少,我把钱掏出来放在桌子上老板怎么也不收,说夹一片尝尝不用给钱。其实在凤凰,只要你有时间和耐心在稍微远离游客密集区的地方走走,很容易就感受到凤凰本地人的纯朴、爽直和热情。   酸萝卜的味道果然是比前面吃到的更好一些,酸中带甜,甜中带香,脆脆的口感也更细腻,于是请老板每样帮我装三片打包,个头大的就一样分成三份。夹到红椒的时候,老板说这个不能切,因为里面有一泡水很好喝,一切水流出来就太可惜了。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神往赶紧尝了一个,果然仰着脖子把腌出的那泡水喝进去的时候,感觉很美妙,而且似乎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因为我不太能吃辣,所以我这样的吃法并非典型。每个卖酸萝卜的摊子都会有一个装油炸辣子的大碗,各种腌的酸物要蘸着鲜红的油炸辣子吃,那才是凤凰人的正宗吃法。   在古城里转转,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个餐馆门前都吊着黑乎乎的腊肉和有各种表情的腊猪脸。湘西土制老腊肉的作法有其独特之处。湘西的乡村,年关前都会杀年猪,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猪是土猪,那儿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肥猪粉、瘦肉精和添加剂这些词汇。将猪肉切成条块状,抹上适当的盐腌制一段时间,然后以绳穿之常年吊在灶火上方慢慢熏。   农村灶头做饭常年烧的是柴草,茶仔壳柏叶松木都是常见的燃料,山区气候温凉,房子通风透气,腊肉可长期搁置,而且搁置时间越长,腊肉的味道越好。这样在灶头上熏干而成的腊肉,虽然外表黑漆漆的丑陋、油污污地粘手,一旦洗去丑陋外衣露出本来面目,却是味道鲜美奇香无比。      话又说回来,湘西土制腊肉固然可圈可点,但一方面是古城每天蜂拥而至的游客,一方面是土制腊肉慢工出细活产量有限,想在凤凰吃到这样的腊肉,自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造化。除了最常见的腊肉,用以制作腊味之物还有很多:腊肠、腊鸭、腊鸡、腊猪脸等等,如果评选“最佳视觉效果”奖,我肯定投腊猪脸一票。每张挂在屋檐下的腊猪脸表情都不尽相同且很生动,有的是憨厚的笑容、有的带有几分忧郁气质、有的挤眉弄眼、有的乍看像狐狸……就算不买,把打动自己的那个拍下来带回家,也很有趣。   古城里卖的小吃有一种叫桐叶粑粑的,是这一带的特色小吃。打开用作包装的油桐叶子,里面暗绿色的粑粑是用糯米搀上野香蒿制成,吃起来有一种特别的香味,里面的馅有咸甜二种。我吃到的那个咸的里面包的是肉碎和类似霉干菜的东西,甜的则是红糖豆沙,味道都还不错。在路上偶遇的一个流动摊子像是卖给本地人作早点的,一个粑粑五毛钱,而北门城墙下面那一家固定的店铺则要一元一个。凤凰旅游火起来之后店面的租金日益看涨,这样的价格差异或在情理之中。   在古城里闲逛时邂逅的另外一种同样是用桐叶包装的小吃,令我记忆犹新。那天远远就看到一位阿婆靠坐在墙边,旁边的竹篮里放着半篮多红彤彤的小野果,红的很耀眼。竹篮的空处有一个小塑料杯,装了满满一杯野果。正在纳闷买的这杯野果要怎么带走,阿婆变戏法似的从另外一侧的竹筐里拿出用一片桐叶卷成的漏斗状的杯子,接口的地方有一根牙签固定,把野果倒进桐叶杯递给我并特地交待:“不用洗,洗了味道就不好了”。红果绿叶,这样天作之合的搭配且非常环保的包装简直就像是一件艺术品,让我端在手上许久竟舍不得都吃掉。   就在卖野果的阿婆对面,有一个挂着“苗家糕点”招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