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关键构件与节点设计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高层建筑关键构件与节点设计PPT

超高层建筑关键构件与节点设计 赵昕 高工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1.结构高宽比 2.伸臂桁架结构 3.巨型框架柱设计 1.结构高宽比 超高层建筑关键构件与节点设计 1.结构高宽比 1.1概念 关于结构整体高宽比的讨论: 高度和高宽比是超高层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也是决定结构刚度的重要指标。 基底倾覆力矩与建筑高度的平方成正比 建筑顶部侧移与建筑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并按结构宽度的三次方递减 超高层结构由于占地和功能的限制,基底尺寸通常不会过大,一般为60~80m左右,因此,对于超过400m以上超高层,高宽比一般为7~9。 高宽比直接与超高层结构的受力性态相关: 高宽比4,剪切变形为主,类似框架结构受力性态 高宽比=4~6,弯剪变形 高宽比6,弯曲变形为主,剪切变形引起的有害位移通常不足10% 1.结构高宽比 1.1概念 关于结构整体高宽比的讨论: 当高宽比超过8时,通常外筒设计为巨型框架 或 巨型支撑框架(框筒),有效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 当高宽比超过8时,横风向效应显著增强,在八度设防以下地区,风荷载通常成为控制因素。 1.结构高宽比 1.2 典型超高层建筑高宽比 项 目 深圳京基 深圳平安 广州西塔 广州东塔 武汉中心 层 数 98 104 103 112 90 高度m 439 648 / 540 432 530 / 518 428 高宽比 9.5 7.3 6.9 8.4 7.4 1.结构高宽比 1.2 典型超高层建筑高宽比 项 目 天津津塔 天津117 天津周大福 天津广东大厦 香港环贸广场 层 数 75 117 94 95 118 高度m 333 597 530 / 470 430 / 395 484 高宽比 8.0 9.7 8.0 8.2 8.2 2.伸臂桁架结构 超高层建筑关键构件与节点设计 2.伸臂桁架结构 2.1概念 超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存在侧向刚度不足、核心筒倾覆力矩偏大的缺陷 。 通过设置抗弯刚度较大的伸臂桁架,连接核心筒和外框架,可将周边柱的轴向刚度用来增加结构的抗倾覆力矩,显著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减小核心筒倾覆力矩。 2.伸臂桁架结构 2.2 形式 形式1:两点连接方式; 形式2:单点上部连接方式; 形式3:单点下部连接方式; 形式4:单点中间连接方式。 形式1 形式2 形式3 形式4 2.伸臂桁架结构 2.2 形式 伸臂桁架结构形式比较 采用SAP2000对各种伸臂桁架形式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分析 形式1 形式2 形式3 形式4 2.伸臂桁架结构 2.2 形式 伸臂桁架结构形式比较 形式1 形式2 形式3 形式4 2.伸臂桁架结构 2.2 形式 伸臂桁架结构形式比较 形式1 形式2 形式3 形式4 2.伸臂桁架结构 2.3 连接节点 伸臂桁架与核心筒连接节点 伸臂桁架与框架柱连接节点 与核心筒连接 与框架柱连接 2.伸臂桁架结构 2.3 连接节点 伸臂桁架与核心筒连接节点 方式1:伸臂桁架正方(工型),采用单板与墙体内钢骨连接。 应力云图 评价 优点:墙肢内连接简单,适用于墙肢较薄情况; 缺点:节点板较厚; 应用工程案例:重庆国金中心,上海中心7、8区节点。 2.伸臂桁架结构 2.3 连接节点 伸臂桁架与核心筒连接节点 方式2:伸臂桁架侧方(H型),采用双板在墙体内与钢骨连接。 评价 优点:节点板加厚较少; 缺点:墙体内钢筋连接复杂,适用于墙肢较厚情况。 应用工程案例:深圳京基中心,上海中心1~6区。 应力云图 2.伸臂桁架结构 2.3 连接节点 伸臂桁架与框架柱连接节点 方式1:伸臂桁架正方(工型),采用单板与柱体内钢骨连接。 评价 优点:内力传递直接,节点板最少,适用于十字形钢骨; 缺点:伸臂桁架与框架柱内纵筋、箍筋相碰(型钢混凝土柱的缺点); 应用工程案例:重庆国金中心,上海白玉兰广场。 应力云图 2.伸臂桁架结构 2.3 连接节点 伸臂桁架与框架柱连接节点 方式2:伸臂桁架侧方(H型),采用双板与柱体内钢骨连接。 评价 优点:适用于钢管混凝土柱或者内包钢管的型钢混凝土柱; 缺点:伸臂桁架与框架柱内纵筋、箍筋相碰(型钢混凝土柱的缺点) ; 应用工程案例:上海中心等。 应力云图 3.巨型框架柱设计 超高层建筑关键构件与节点设计 3.巨型框架柱设计 3.1概念 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中重要的受力构件; 主要承担外筒重力荷载和倾覆弯矩; 巨型柱的地位非常重要,对构件选型需要重点考虑。 3.巨型框架柱设计 3.1概念 上海中心巨型柱受力情况: 竖向荷载分配:54% 底部剪力分配:57% 底部倾覆力矩分配:79% 3.巨型框架柱设计 3.2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