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寄情课件--青少年教育精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托物寄情课件--青少年教育精选.ppt

兰 中国传统名花,古今名人对它评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兰花高洁,比喻人品的清高。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 drdgthtrhtrj 竹:劲节清高,洒风弄月(比喻“气节”)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 drdgthtrhtrj 菊 不屈不挠,甘于寂寞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 drdgthtrhtrj * 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由来 梅兰竹菊,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也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有很大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而梅兰竹菊四者也一直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就确实恰如其分了。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drdgthtrhtrj 墨梅图(中国画 纸本) (元)王冕 问题: 1、为什么作者要画成墨梅? 2、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画?王冕这样称赞梅花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 drdgthtrhtrj 墨梅图(中国画 纸本) (元)王冕 1、水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王冕是借用传统的表现方法 2、梅花是一种通用的图式,但是每位画家的具体形态都不一样。 3、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里面的诗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这首诗题为“墨梅”, 表现了诗人在元朝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此画意在述志,王冕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植物人格象征含义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 drdgthtrhtrj 墨兰图(中国画 纸本) (元)郑思肖 自主讨论:图中的兰花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否具有人格象征的含义?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 drdgthtrhtrj 墨兰图(中国画 纸本) (元)郑思肖 时南宋已亡了30年,而郑思肖也垂垂老矣。他在画上自题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所南翁。 他擅长象征君子的兰花,改字为“所南”,坐卧必面向南因国土为元人所夺,故喜作“无根兰”,此图用淡墨描绘兰花高洁、潇洒的姿态 植物人格化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 drdgthtrhtrj 此画的主题是大树和老人,荆棘杂草丛生。一棵枝干粗壮的参天大树,虽树叶尽脱,却显得气势非凡。在视觉上故意营造一种既苍劲又独立不移的稳定感。流露出艺术家作为遗民的内心痛苦和抑郁,表达了对旧王室的怀念和敬意。 本幅画家题诗: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随时旦莫,不堪回首望菰蒲。 大树风号图 (中国画 纸本)(明)项圣谟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 drdgthtrhtrj 《墨葡萄图》 明 徐渭 纸本水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构图奇特,信笔挥洒,似不经意;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画上有自提诗,其书为行草,令人联想其画家的不平经历。自宋元以来,写意花鸟画就有一定的发展,但真正能够发挥中国画笔墨纸张特殊效果而创立了水墨大写意画法的,应该归功于徐渭,他开启了明清以来水墨写意法的新途径。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 drdgthtrhtrj 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明朝宗室。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个山 、入屋、驴屋等,汉族,南昌(今属江西)人 。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花鸟画著称。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笔墨简炼,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受徐渭影响,以简洁孤冷的画风,而自成一代宗师。 安晚贴(之一 中国画 纸本) 清 朱耷 动物的人格化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 drdgthtrhtrj 画中的诗是:“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更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 本画暗示的意思: 朱耷自己如此鱼一样处于一潭死水中,复明的希望渺茫,今后只有独善其身,保持崇高的气节。 安晚贴(之一 中国画 纸本) 清 朱耷 动物的人格化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 托物寄情 * drdgthtrhtrj 任仁发(1254—1327)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