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语文课堂成为“美育”的阵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让语文课堂成为“美育”的阵地
□ 刘月婷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应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如此看来,“美育”不应该只是“旧时王谢堂前燕”,只是美术课、音乐课的专利,它应该走进“寻常”语文课。那么初中语文课堂从何挖掘“美育”素材,实施教育呢?
1 把握好美育与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进行需要教育者的系统控制,因此,教育者应有美的气质以及对美和美育的良好把握。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语文素材对学生进行美学修养的培养,这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不仅自已要能真切深入地感受到美,而且要把自已的感受用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传达出来,以启发学生产生美的感受,还要用语言对这些感受进行阐释,引导学生认识美,赏鉴美。我深深体会到,要实施美育就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敏锐地感受力,还要有鲜明生动的表达能力,深谙审美的规律,明察美学的奥秘,要对美有充沛的热情,这样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才能更符合审美的规律,取得应有的效果。虽然说语文教学同美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美学修养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也能促进语文科的学习,但是勿庸置疑的是,语文也有自身的特点,我们不能把语文教学完全等同于美育。在这一点上,教师也应掌握好分寸。简而言之,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需要教育者有良好的掌控能力。在初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起先美学方面的教育,只要做到选择美好事物和情理,辅之兼备教育教学和审美规律的方式,再加上一个有较深美学造诣的施教者,那我们的目标便实现了一半。概括说来,我认为美育的教育原则便是“以美育美”。
2 选择美的语文教学载体我们应该选择好能够作为审美教育载体的语文材料来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在这一点上,我们应明确新编语文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品质情趣及审美能力的要求,以此为标准来推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学生的赏美、创美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的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和育人的目标。
空洞的讲解不如形象的现身说法,强行灌输的知识哪比得水到渠成的自然。
同时,美文教会学生欣赏,美物引导学生爱惜,美趣指领学生变得高雅,至理让学生更加聪睿。由此,我们应选择美的素材,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美的教育。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这样华美的诗篇、精妙的散文数不胜数。这当中,有着无数美仑美奂的意象,有着风流倜傥的气质、羽扇纶巾的神韵,有着挽雕弓、射天狼的豪迈,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寒,有着“夜阑卧听风吹雨,尚思为国戍轮台”和“人生自古认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还有无数让人终身受用的治学、做人的哲理……这些素材或让人神往,也或使人心仪;可叫人豪情万丈,亦可催人潸然泪下;让你倍感“慷慨悲凉为家国,雀跃沉思缘诗文”……这些材料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载体,而有较高美学修养对于人的学习和一生的作用不言而喻。我们要以美的事物去教育学生,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就生活在美当中,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习审美和创美。
3 走进教材,与美手拉手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各种体裁的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了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情趣,蕴含着大量美的内容,语文课堂如果能挖掘其中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领会、体验、感受,那么效果一定是相当不错的。古典诗词是经过时间检验了的美的典范。“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古诗词中我们不仅能见到美丽的四季风光,感知山河的壮丽,升腾起热爱之情,也能在诗词中见到仁人志士的的精辟见地,报国情怀。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积极进取,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信坚定,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热情执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刚毅洒脱,都能带给学生一股强大的心灵震撼力,使他们感悟人生的意义,明白人生的价值,促使他们从中汲取精神的人性的力量,这是任何说教都无法达到的。在语文教材诸多篇目中,作者塑造的典型人物都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这些正面人物的形象,都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愚公移山》中愚公那种大智若愚、不畏困难的改天换地的美,《丰碑》中军需处长为了战友,不顾个人安危,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天动地的美,《父母的心》中父母多次换子,不忍送出任何一个孩子的那种发自心底的爱子之情的美,都是美育的绝佳素材。语文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分析鉴赏,吟哦讽诵,一定能能收到使人感奋的效果。
4 感悟实践,与美心贴心语文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接触、欣赏美之后,还要调动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他们去描绘、去创造,把获得的美感扩展成一幅更生动完美的画卷,使感受美、理解美上升为表现美、创造美。这种表现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