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仪器分析第12章 原子吸收光谱.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仪器分析第12章 原子吸收光谱

石墨炉原子化器与火焰原子化器比较有如下优点: 1)原子化效率高,达到90%以上,而后者只有10%左右。 2)绝对灵敏度高(可达到10-12~10-14),试样用量少。适合于低含量及痕量组分的测定。 3)温度高,在惰性气氛中进行且有还原性C存在,有利于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的离解和原子化。 * 缺点: 基体干扰---管壁的时间不等温性---管内的空间不等温性 精密度差、记忆效应严重 ②低温原子化器 Hg、As、Se等元素的原子化温度较低,甚至在室温就可挥发为原子蒸气。 包括汞蒸汽原子化和氢化物原子化。 1)汞蒸汽原子化(测汞仪) 将试样中汞的化合物以还原剂(如SnCl2)还原为汞蒸汽,并通过Ar 或N2 将其带入吸收池进行测定。 * 2)氢化物原子化 在一定酸度条件下,将试样以还原剂(NaBH4)还原为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并通过Ar或N2将其带入热的石英管内原子化并测定。 * * 检测器接受光源信号的同时,也接受日光信号、火焰中分子发射信号,怎样区分这两种信号? * 12.3 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 电离干扰 化学干扰 物理干扰 光谱干扰 如:粘度不同——影响样品的提升量 表面张力的不同——影响气溶胶雾滴的直径的大小 消除的方法: a、尽量使标准溶液与未知溶液的组成相同或采用标准加入法。 b、若样品中含盐类或酸类浓度过高时,可采用稀释的方法将样品溶液稀释至无干扰可以忽略为止。(待测元素仍可测出)。 1. 物理干扰 ——是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发生变化时,导致溶液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使雾化效率不同所带来的误差。 * 2. 电离干扰 产生的原因: 基态原子M Mn++ne 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分析结果偏低 影响电离的因素: ⅰ、火焰的温度越高,电离越严重; ⅱ、元素的电离电位越低,电离越容易发生; ⅲ、待测元素的浓度越低,越容易电离。 * 消除电离的方法: ① 降低火焰温度。 ② 加大火焰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③ 在分析试样溶液中加入消电离剂(200~500μg/mL的钾或铯盐) 3. 化学干扰 ——火焰中由于发生了对待测元素有影响的化学反应(形成某种难挥发化合物或难离解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而使被测元素的原子化程度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一、测定Ca时,当有H3PO4存在,在火焰中就会形成 Ca3(PO4)2 。 例二、在空气—乙炔火焰中测定镁,若有铝存在,火焰中形成难挥发的化合物: MgO·Al2O2 * 消除干扰的方法: 高温原子化 加入释放剂 La、Sr释放Ca3(PO4)2中的Ca 加入保护剂 配位剂EDTA等 加入基体改进剂 NaCl到NaNO3 4.光谱干扰 (1) 光谱线干扰 a、非吸收线未能被分开 b、存在两条或多条吸收线 c、吸收线重叠 消除方法: ⅰ、适当减小狭缝宽度; ⅱ、另选无干扰的吸收线。 ⅲ、分离干扰元素。 * (2)背景吸收干扰 a、分子吸收—由于原子化过程中生成的氧化物及盐类对辐射的吸收所造成 * b、光散射--在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微粒对光的散射所造成。 * (3)背景校正方法 A Ab At = A + Ab A = At - Ab At * 1)邻近非共振线背景校正法 A Ab 分析线 非共振线 At 2) 连续光源校正背景 连续光源 紫外区:氘灯 可见区:碘钨灯 { 空心阴极灯 * A = At - Ab 3) 校正背景 有磁场 无磁场 Mg 285.2 nm 能级分裂示意图 强度 塞曼效应 一条光谱线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分裂成几条偏振化的谱线的现象 偏振方向平行于磁场方向,波长不变 偏振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波长变化 * 恒定磁场调制方式 } 平行于磁场方向的偏振光通过 原子吸收+背景吸收 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偏振光通过 背景吸收 差值 原子吸收 * * 高温 低温 4)自吸效应校正背景 1 标准曲线法 计算法 2 标准加入法 作图法 浓度直读法 3 内标法 内标标准曲线法 内标计算法 定量分析:基于比尔定律 * * (一) 原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较高能级,然后又跃迁回到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辐射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即原子荧光。 原子荧光光谱法 * 原子荧光为光致发光,激发光源停止时,再发射过程立即停止。 (二) 原子荧光的类型 原子荧光主要有两大类:共振原子荧光—— ?A= ?荧 非共振原子荧光—— ?A≠ ?荧 1. 共振原子荧光 En E1 E0 气态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