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复习地理科目第五单元讲解
目 录 Contents
考情精解读
考点一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点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三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知识体系构建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知识体系构建
考查内容
考查频次
考查题型
所占分值
三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5年12考
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为辅
4—12分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对地貌的影响;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找矿和工程建设的意义
5年18考
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为辅
4—12分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对地貌的影响
5年24考
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为辅
4—12分
以地质构造图、地貌图、景观图为载体,以环境和发展为核心,结合重大地震灾害、火山喷发、特殊地貌等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突出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外力作用的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知识体系构建
返回目录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知识体系构建
考点一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继续学习
作用种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使地表起伏趋于平缓
相互关系
①二者同时存在,同时对地表形态变化起作用
②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
③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2.地壳运动
继续学习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
平行于地球表面
垂直于地球表面,即上升或下降运动
岩层变化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形成的地貌
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二者联系
①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结果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②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③就全球规模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继续学习
【通关秘籍】
考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继续学习
类型
形成
特点
常见岩石
岩
浆
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形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流纹或气孔
玄武岩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的岩石
层理构造,内有化石
石灰岩、砂岩、页岩
变质岩
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
片理构造
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2.三类岩石的循环过程
继续学习
【通关秘籍】
地壳物质循环图在实际考题中有很多变式图,在判断时牢记以下“窍门”:
(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
(2)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可以形成沉积岩;
(3)已形成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可以形成变质岩;
(4)三大类岩石最终都可能重熔再生形成岩浆。但在变回岩浆之前,都要先发生变质作用。
返回目录
考点三 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
继续学习
(1)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变形,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2)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
(3)常见的褶皱山:规模有大有小,如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
岩层弯曲方向
岩层新老关系
正地形
逆地形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山岭
谷地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谷地
山岭
2.断层山
继续学习
岩层受力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
华山、庐山、泰山等
3.火山
继续学习
【通关秘籍】
学习本考点知识需要注意:
(1)褶皱山与褶皱、断层山与断层分别属于两个概念,褶皱山、断层山和火山一样,属于地貌类型;褶皱、断层则属于地质构造。
(2)褶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层的岩层是不连续的,并且有明显的位移。
返回目录
考点四 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地貌
继续学习
(2)河谷的演变过程:
成熟期的槽型河谷
初期的“V”型河谷
沟谷
2.河流堆积地貌
继续学习
(1)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
(2)组成
分布于山前
一般分布于河流中下游
一般位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组成
3.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继续学习
地貌
高原
山区
平原
聚落分布特点
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分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设计与仿真.pdf VIP
- 关于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的自查报告.docx VIP
- 体例格式7:任务1《中型网络安装与调试》教学活动策划表.docx VIP
- 10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pdf VIP
- 铝合金压铸技术要求汇总.docx VIP
- 肩周炎诊断及治疗【17页】.pptx VIP
- RFJ 002-2021 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暂行).pdf VIP
- 安装工程技术 安装工程技术、模块6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pptx
- 5G应用安全案例集2023-2024.12-100页.pdf VIP
- 睑板腺按摩护理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