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问题研究081108.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职德育问题研究081108

例如: 军训 行为规范教育 道德课程教育 主题班会 志愿者服务 社区服务 文化课程教育 参观医药工厂 “准职业人”标准 医药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 ,争做医药人 仁济医院 护理院 医药人的基本素养 成效: 学生自主管理(如班规、班训、主题班会、发出全校倡议书) 班级凝聚力提升 行为规范明显提高 课堂教学秩序明显好转 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 思想决定行动 心态决定状态 态度决定高度 思路决定出路 特色决定水平 细节决定成效 五、我们如何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中的几个要点 当你走马上任,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整顿班级面貌? 处理问题学生? 严抓“面子工程”? 勤管学生成绩? 我认为首要的是尽可能的“笼络人心”( 讲义气,反叛权威,小团体) 当你为应付面上的事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又遇上突发事件,你会如何处理? 快刀斩乱麻? 急于弄个水落石出? 任其发展、不闻不问? 我建议,不要急于下手,而要“引而不发” (自尊心强,心理脆弱) 批评学生当“吹面不寒”——自卑与自尊交织 管理班级可“适时缺位”——心理断奶,自主性 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原则 “有一点匪气” “装一点糊涂” “放一点架子” “平一点心态” “宽一点胸怀” 六、我们如何实现自我的专业成长? 中职班主任发展的基本阶段 新手型班主任 次新手型班主任 次专家型班主任 专家型班主任 规范化发展 个性化发展 特色化发展 班主任的不同风格 最低境界 中间境界 最高境界 管制型班主任 知识型班主任 成熟型班主任 经验型班主任 开拓型班主任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在终身学习中提升素养 在班级实践中历练能力 在自我反思中提高水平 在教育科研中开拓创新 在课改实验中持续成长 在宽容理解中铸就心情 我们可以这样说: 没有“班主任”,没有班主任卓越的工作,就谈不上21世纪的教育。 ——鲁洁 班华 没有中职“班主任”,没有中职班主任无私的付出和创造,就谈不上职业教育的黄金发展。 与各位共勉: 把信心留给自己 把专心留给工作 把恒心留给事业 把真心留给生活 把爱心留给他人 把宽心留给未来 * 传统德育与自主性德育的比较 传统德育 自主性德育 教学方式 灌输论 指导论 话语权力 独语论 对话论 道德获得方式 培养论 生成论 道德约束方式 他律论 自律论 道德的价值 工具论 意义论 (二)训练学生做事 职业化的工作角色就是“像个做事的样子” 职业化的工作技能就是“做事就要做到位、做专业” 职业化的工作形象就是“看起来像那一行的人” 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就是“用心把事情做好” 角色意识的培养:从学生——准职业人 职业精神的培养:从差不多——标准化 职业形象的培养:从随意的时尚——职业的时尚 职业态度的培养:赢在责任,赢在执行 核心:责任感 责任无限 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 ——普列姆昌德 尽管责任有时候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 结论: 我们的德育要走出传统德育的框框,走向自主性德育。 我们的教育要促使学生从被动服从教师转变为自觉服从规则,并积极追求道德幸福感。 误区二: 中职德育的主阵地是专门化的德育课程。 专门化——专门化的道德课程、专职的德育教师、专段的德育时间、专门的德育课堂 质问 ——时间 ——了解程度 ——效果 ——沟通深度 那么,专门化的德育课程还要不要? 认知层面 知晓 (事实、信息等)了解 活动层面 行动 (行动和应用)个人价值观外显 概念层面 理解 (领悟、觉醒、认识)理解 情感层面 价值评价 (个人价值体系)个人价值内化 UNESCO 《学会做事》查苏姆宾博士,2006年中文版 诺丁斯:道德教育不仅指任何一种旨在培养一种有道德的人的特殊教育形式,它也可以指任何一种在目的、政策和方法上合乎道德的教育形式。 赫尔巴特: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班华: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 结论: 中职德育的主阵地远远不止道德课堂教学,而应当是辐射到所有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各类活动。 误区三: 心理教育是心理老师的事,班主任不用管;一般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需要进行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不仅仅是治疗性的、纠正性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应当包括发展性的、积极的心理教育 任何道德教育都是心理教育,道德问题的背后必然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