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山西河曲民歌民俗的深度开发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试论山西河曲民歌民俗的深度开发
马超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山西河曲民歌的历史
追溯河曲民歌的历史渊源,其实在唐宋时期就很流行了。而她真正盛行则是在明清之初。河曲民歌中的山曲何时形成尚无记载。但在山曲基础上形成的二人台,据考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方志中就有明代河曲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歌讴的记载,足见其歌唱传统的久远。河曲县历来以农耕为本,历史上十年九旱,饥荒严重,交通闭塞,逐步构成了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从而孕育和催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河曲民歌这一珍贵的艺术品种。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传唱与孕育期,久唱不衰。
二、河曲民歌的产生、发展、高潮及衰落
(一)河曲民歌的产生
河曲民歌的产生于劳动大众之中,河曲人唱的山曲绝大多数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身世的抒发,河曲民歌就是河曲人民的心声。歌曲高亢、嘹亮、悠长、舒展。是在封建社会劳苦大众的呐喊和怨恨,是离别的凄苦、生活的哀愁、情人间的相思、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世态炎凉、生活艰难,悲苦无助的被压迫者只能“学会唱歌解心宽”。当满腔的忧愤、悲苦无法排解的时候,就只好“心里难活唱一声”了。由此交织汇集便产生了河曲民歌。
(二)河曲民歌的发展和高潮
河曲民歌的发展有过一次高潮,历史曾给河曲一个很大的机遇,五十年前河曲民歌曾经有过一次很大的荣耀,1953年,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一行八人组成的采访对赴河曲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大规模调查研究采访活动。此次采风活动收集了400余首民歌曲调,4500余首歌词,45出二人台,写出各种专题报告10余份,随后整理出版了《河曲民歌采访专集》。这是解放以来第一次由专业音乐工作者对传唱于山野田间的民歌曲调进行系统的采集整理并加以文字记录。从此河曲便有了“民歌的海洋”的美誉。原本传唱于民间的《割莜麦》、《泪蛋蛋好比水推船》、《走西口》等河曲民歌成了专业音乐学院课堂上必唱的经典之曲,河曲民歌逐渐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并引起了音乐工作者的重视。
(三)河曲民歌的衰落时段及原因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河曲民歌开始衰落。分析其原因可以从山曲的歌种说起,河曲典型的民歌是一种自娱性的歌种,算是一种“野种”,小农经济时代,人们的劳动形式比较松散,农田里的庄稼汉劳作之余歌以自娱是很自然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不断发生剧烈的变化,民歌的大部分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加之现代传媒的影响,广播电视上大量充斥的是快餐文化、通俗歌曲年轻人追新潮,去喜欢这些时髦的东西,对身边的民歌逐渐失去了兴趣,认为民歌土,不愿听,不愿学。
三、山西河曲民歌的艺术特征
河曲民歌吟唱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尽显地方民俗风情。它采用比兴、反复、排比、重叠、对称、双关、夸张等手法,抒发生活的喜怒哀乐。旋律简单、优美,音程跳度大,音调高亢、辽阔,节奏比较自由,口语化的装饰音较多,具有鲜明的山歌风味。
四、山西河曲民歌的现状
如今在河曲能原汁原味的长河曲山曲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寻找能原汁原味的唱河曲民歌的人一件不易的事情,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河曲县二人台歌剧团现在基本上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民歌手和二人台演员被黄河对岸的内蒙古二人台所吸收,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新时代音乐人才走西口的潮流。现在散落于河曲民间的业余二人台演员艰难地穿行在那些至今还很贫困的乡村里。山曲几乎成了一种流行歌的点缀。
至于二人台,这种民间曲艺表演虽然现在仍然是地方小戏班的主演节目,但是由于演出团体大都是地方小戏班的主演节目,但是由于演出团体大都是一些零散的临时性的组合,因此没有能力去系统地对其进行研究、改进。以使河曲民歌向更加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几十个简单的剧目翻来覆去的演出,长此以往也失去了吸引能力。没有资金,没有人力物力,这就是河曲民歌不容乐观的现状。
五、山西民歌的保护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对河曲民歌保护的宣传,救河曲民歌于危难之中
对于民间年事已高的艺人、歌手,对他们的生活精心照顾的同时鼓励年轻人多向他们学习,让这些可贵的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和光大。地方政府的宣传和鼓励要做到位,同时要为这些民歌艺人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演技的平台。调动广大人民的热情,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和文化的良好互动。
(二)一切都??从娃娃抓起
在中小学校的音乐课本中,可以精选山曲、二人台等剧目让孩子们学习。不但要让每一个孩子会唱家乡的歌曲,更使得每一个孩子潜移默化的喜欢家乡的民歌,使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珍惜先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并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