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羧酸及取代羧酸硕
一、羟基酸 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羟基酸的结构 羟基酸的化学性质 (一)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1、羟基酸的分类 2、羟基酸的命名 (三)化学性质 1、酸性 羟基具有-I效应,增强醇酸的酸性 酚酸的酸性 2、氧化反应 2、醇酸的加热脱水反应 (1)α-醇酸分子间脱水生成交酯 丙交酯 3、酚酸的脱羧反应 二、酮 酸 酮酸的分类和命名 酮酸的结构和性质 (一)酮酸的分类和命名 2、酮酸的命名 (二)酮酸的结构和性质 1、酸性 羰基氧吸电子能力强于羟基,因此酮酸的酸性强于相应的醇酸. 酮体 β-羟基丁酸、β-丁酮酸和丙酮,在医学上统称为酮体。它是脂肪酸在肝中不完全氧化的产物。正常人的血液中酮体的含量低于10mg·L-1 3、α-酮酸的氧化反应 α-酮酸分子中羰基和羧基直接相连,使 C-C键易于断裂 三羧酸循环中的脱羧反应 乙酰乙酸乙酯的性质: 乙酰乙酸乙酯化学性质显示出双重性 既具有甲基酮的典型反应, 同时又有烯醇的典型反应, 互变异构的普遍性 互变异构是有机化合物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理论上讲,凡有 基本结构的化合物都可能有酮型和烯醇型两种互变异构体存在。但是由于化合物结构的差异,烯醇-酮型所占比例亦不同。 丙酮的酮式-烯醇式互变 乙酰丙酮的酮式-烯醇式互变 化合物形成稳定的烯醇式结构的条件 酮式结构的亚甲基受两个相邻吸电子基团的影响,其氢原子易于质子化,重排生成烯醇式。 形成的烯醇式结构中,共轭体系有所延伸。 烯醇式结构可形成分子内氢键。 例如: α β 异柠檬酸 α-酮戊二酸 α β (2) β-酮酸的酸式分解,生成羧酸盐 浓NaOH 第三节 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乙醛 丙酮 苯酚 1、能与HCN、NaHSO3、羰基试剂、I2+NaOH等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2、用稀碱水解生成β-丁酮酸和乙醇; 5、与FeCl3作用显紫红色 4、能使溴水褪色; 3、一定条件下,可与Na生成H2 这些性质说明了乙酰乙酸乙酯是酮型和烯醇型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它们共存于一体,且能相互转变,达到动态的平衡。 酮式(93%) 烯醇式(7%) 互变异构现象:常温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异构体之间能相互转化,并以一定的比例达到平衡,共同存在的现象。 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象 三乙在醚溶液中冷却至-78℃ 三乙的钠盐在醚溶液中冷却至-78℃通往干燥HCl 酮式 烯醇式(0.00025%) 环己酮的酮式-烯醇式互变 酮式 烯醇式(0.02%) 酮式(20%) 烯醇式(80%) 乙酰丙酮 (2,4-戊二酮) 苯甲酰乙酰苯的酮式-烯醇式互变 酮式(4%) 烯醇式(96%)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例:? 烯醇化程度的大小 B C A D B C D A 使溴水褪色的反应 酮式和烯醇式互变 * 1. 抗菌抗病毒: 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α-型键球菌、奈瑟氏球菌、绿脓杆菌、弗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Hd、副伤寒杆菌A等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浓度为5mg/ml。体外,在3%的浓度下对17种真菌有抑菌作用, 对流感病毒亦有一定抑制作用。2. 抗肿瘤: 对吗啉加亚硝钠所致的小鼠肺腺瘤有强抑制作用。可用作防腐剂, 1863年合成,1911年清楚结构 柠檬酸(citric acid) α-羟基丁二酸 苹果酸(malic acid) 3-羧基-3-羟基戊二酸 邻羟基苯甲酸 水杨酸(salicylic acid) 没食子酸(gallic acid) 3,4,5-三羟基苯甲酸 (二)羟基酸的结构特点 α-醇酸 β-醇酸 2、羟基和羧基都可产生-I效应 γ-醇酸 1、多官能团 特性: 酸性增强 醇酸易氧化 α-醇酸的分解 醇酸的脱水 酚酸易脱羧 pKa 4.87 3.87 4.51 α β α 醇酸的酸性 pKa 3.00 4.12 4.54 pKa 4.17 酸性大小顺序: 邻羟基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 酚酸的酸性变化与羟基位置有关 -I、+C -I +C、-I 分子内氢键 邻位效应 间位共轭受阻 对位共轭诱导 pKa 3.00 4.12 4.54 β-丁酮酸 不氧化 羧基-I效应,使羟基易被氧化 丙酮酸 常用此作为鉴别反应 如:鉴别乳酸和β-羟基丙酸 α-醇酸可与弱氧化剂反应 乳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脱氢酶 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氧化反应 γ或δ-醇酸分子内脱水生成内酯 α-醇酸分子间脱水生成交酯 β-醇酸分子内脱水生成烯酸 随着羟基位置不同,脱水方式也不同。 H+或O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