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部城市更新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西部城市更新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六年以来,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市在不断向外拓展的同时,内部也在进行着城市空间的重构和城市功能的整合:成片的老城区被改造、更新,城市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而且势头有增无减。但快速的城市改造更新中所出现的问题给城市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特别是城市更新、改造中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忽视,或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低水平,给生态环境原本脆弱和基础设施原本薄弱的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并难以保障城市的持续发展。
一、西部城市更新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也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等,也包括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系统等。它不仅包括惯常的城市绿地系统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完善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西部城市更新的选择。
1.投资比重偏低,区域差异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六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入,安排了一大批供水、燃气、集中供热、道路、桥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据统计,1999~XX年的3年间,国家在西部地区安排了3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000多亿元。XX年底,西部城市供水总量达到78.84亿立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86.75%;道路长度3.6万公里、人均道路8.6平方米;污水处理量15.1亿吨;燃气普及率70.22%;城市公共绿地4.12万公顷、人均公共绿地6.1平方米。。[1]
尽管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但在环境保护投资方面仍然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九五”计划中环境保护投资在基础设施方面仅占很少比重,无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及城市居民生活需要相比,导致综合交通网络尚未形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环境问题不断显现、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2.环境污染严重,生态脆弱
由于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是开放性的,长期以来西部城市更新过程中忽视了环境问题,从而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诸如:随着城市人口与产业不断扩大,用水量递增,水源受污染,可取用水量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城市集中耗能,排放各种废气,空气混浊,大气质量不断下降,酸雨频频发生;大量固体废物未得到妥善处置,其中还有不少有毒有害的危险废物;物理性污染日益严重,如噪音、电磁辐射,以及因缺少植被覆盖和大量耗能而造成的热岛效应等;在狭小的空间里进行高强度的开发,不惜挤占生态系统的支柱———森林,绿地面积愈来愈少等等。1999年西部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84%,将近80%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工业城市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如陕西延安在开采石油过程中,对崖屑、含油废水及落地原油未能按规定处理,致使昔日“清清延河水”变成了“油河”,两岸树木枯死,水生物濒临灭绝,居民饮水出现困难。在国家监测的数十条西部城市河段中,绝大多数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西部污染型缺水城市的数量正呈上升趋势。西部城市大气污染的形势已十分严峻,1999年48%以上的西部城市二氧化硫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多个城市的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如兰州大气的二氧化硫污染、乌鲁木齐和西安大气的颗粒物污染、重庆和贵阳的酸雨等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城市噪音污染今年亦呈扩大趋势。1999年西部城市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53.5—65.8分贝之间,其中兰州等城市的等效声级超过60分贝。长期下去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治理负担。
表1我国部分城市的环境修复费用估算
城市
各类环境因子修复费用(亿美元)人均修复费用(美元)
3.居住环境较差,不以人为本
现代城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和柏油马路,各种建筑物见缝插针,难见绿色,人们被包裹在钢筋水泥的笼中,失去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城市绿化率很低,商业中心争相攀建,市中心很少有一块公共绿地可供市民纳凉小憩,除少数城市外,大多城市街道旁只有稀疏的树木和灰色的电线杆,行人难以享受到绿荫的庇护;在一些城市,流经市区的河流成了天然的生活污水集纳地;工业区与商住区混杂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有的城市没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市中心繁华地区找不到停车场,搞开发区和工业新区漏掉了垃圾处理场,开辟新的公共线路不设置停靠弯道和候车亭,搞住宅小区忽视了绿化和物业配套管理,设计住宅楼又想不起预留煤气和电信缆线以及楼下的自行车库等等。
正是由于上述诸原因,加之近年来,许多人把西部城市拓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