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影像:玛纳斯河流域的两次大垦荒
开发玛纳斯河流域的历史,是一段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历史。
大清王朝,康乾盛世,一队队怀着发财梦想或遭到贬谪而背井离乡的人们,万里迢迢,跋山涉水,不辞辛苦,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西域,来到新疆(本意为新开拓的疆土)谋生。
在绵延的天山脚下,在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经的地方,他们劳作、屯田、垦荒。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地肥水美的玛河两岸,建起了新的家园。
由于这里金版玉底,流金淌银,物阜民殷,米粮满仓,乾隆四十三年(1778),清政府决定在这里设县,雄才大略的乾隆皇帝御笔一挥,赐名“绥来”(即安抚来者的意思)。
从那时到民国,玛纳斯河流域经历了第一次大垦荒的过程。
在新中国诞生的隆隆礼炮声中,人民军队的一支尖兵再一次跨越高山、河流、大漠、戈壁,挺进西北,驻足天山脚下,掀开了玛纳斯河流域第二次大垦荒的序幕。
他们和原国民党军队10万起义官兵一起,在玛河流域铸剑为犁,在先辈移民曾经大规模垦荒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在水到头、路到边的戈壁荒滩上,开垦出了阡陌纵横的大片大片绿洲,创造出了人进沙退的奇迹,建立起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和享誉海内外的“戈壁明珠”――石河子。
漫长的200多年中,传承着中华民族智慧血脉的各族人民把玛河流域变成了新疆的聚宝盆,他们也早已实现了祖辈们的梦想。
同一条玛河,同一片土地,见证了两个不同时代的移民景象,记录了不同时代的垦荒历史,同时也目睹了不同时代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过程。
第一次大垦荒:玛河流域,地名凝固的音符
玛河流域为古游牧地,成吉思汗分封诸王和汗国,这里原为窝阔台汗的领地(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继承汗位,交给了察合台),后为察合台后裔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拉玛部落的游牧地。1690年,掌握了准噶尔部政权的噶尔丹发动了反对清朝的战争,两次都被康熙指挥的清军打败。
清政府于1759年统一了新疆,1762年,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在玛纳斯建绥来县。
1884年11月,清廷正式批准新疆建省,任命左宗棠部将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清代的新疆屯垦主要有军屯、民屯、犯屯以及贬官谪臣及其亲属自发垦荒。刘锦棠所部的一部分军人留下来,和许多自流来疆的百姓一起,在包括玛纳斯流域在内的天山南北屯垦,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
1915年,新疆省调整行政区划,沙湾县开始建县,从绥来县分离出来。两县以玛纳斯河为界,河东仍属绥来县,河西大部划归沙湾县。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2月,新疆军区和新疆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建玛纳斯县。玛河流域的屯垦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波澜壮阔的军垦新时代。
现在的玛纳斯县县域人口25万,县辖人口13万,有汉、哈、回、维等1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82%,可见清代到民国汉族移民人口的比重之大。
玛纳斯县现有12个乡镇,分别是玛纳斯、乐土驿、包家店、头工、凉州户、兰州湾、广东地、北五岔、六户地和旱卡子滩、清水河、塔西河等,这些极具特色的地名反映了玛纳斯河流域第一次大垦荒的历史特色。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被革职流放,充军伊犁。据说,在漫漫苦旅中,他和仆从们曾在绥来县东边的馆驿和凤凰城歇息,现在还能在312国道乌伊公路上的乐土驿镇找到他所住馆驿的位置。乐土驿的得名大概来源于这座古道上的驿站,附近一座即将倒塌的烽火台证明这里曾是迪化(今乌鲁木齐)和伊犁之间的必经之地。乐土驿紧靠呼图壁县,村名多为某家庄,如郑家庄、焦家庄、周家庄。可以想见,在清代,这里的人们都是聚族而居,郑姓、周姓的先人来这里后,自己圈地开荒,结果将土地一直开垦到了天山脚下,让这片塔西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变成了天山脚下真正的乐土。
包家店镇是玛纳斯县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有40多个行政村,人口接近2万。它的得名非常简单。这里原有一户包姓人家开了一间杂货铺,因而得名。包家店北有冬麦地、南有黑梁湾。正在修建的克榆公路穿过冬麦地,过去这里确实是大面积种植冬麦的地方,现在都改种了棉花,使这个地名变得有点名不符实。
头工是玛纳斯城郊乡镇之一,又是凤凰城的东边门户,是当年移民争抢之地。这个乡的各村得地利之便,如南园子村、北园子村,原来都是凤凰城的菜园子,如今已成玛纳斯县城的一部分。头工、二工、三工庙等村名,据传也是清代屯垦遗留下来的名称。“工”是当时的屯垦单位。
凉州户和兰州湾则多陕甘回民,他们都保持了聚居的生活习性,民风淳朴。
广东地乡则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盛产鱼类和水稻。据说当年林则徐路过绥来县,与随从看见这一片水乡般的地方,就曾感叹像置身珠江三角洲一样。后来左宗棠收复天山南北后,湘军中的一些广东籍子弟留了下来,带来了南方种植的水稻,这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