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刘师培与《中古文学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师培与《中古文学史》   刘师培是中国学术史上不可绕过的人物。如果有一本书是讲中国近代学术史的,如果说没有讲到刘师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它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了。      刘师培是中国学术史上不可绕过的人物。如果有一本书是讲中国近代学术史的,如果说没有讲到刘师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它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了。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庵,江苏仪征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饱读经史。据说他生有异相,尻部有一根长不及寸的无骨肉尾,左足正中有一块龙眼大小的鲜红方记,被目为“老猿再世”,为智慧异常之兆。果然,刘师培自幼智力超常,过目成诵。他17岁(1901年)中秀才,第二年中举人。刘师培家族是以研究《春秋左氏传》名扬天下的,系家传绝学,因此,即便是章太炎也要让其几分。可惜,如此博学者,书法竟极差,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时被主考官形容为“字如花纹脚,丑细不成书”。本不欲录取,但见其诗中有“木兰已老吾犹残,笑指花枝空自疑”这样的佳句,最后居然被列为第一名。对刘师培写字之差,周作人也有评价:说刘氏虽然文章极好,但字却写得“实在可怕,几乎与小孩子描红相似,而且不讲笔顺”。他给别人写的书信也喜用冷僻字,很多字估计从古以来只有他用,编《说文》的许慎都不会用的,真不知收信的人看到后是什么感觉。   刘师培抵制专制,后来与章炳麟发生龃龉,参加筹安会,为袁世凯阴谋称帝效力。1917年,蔡元培聘他为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1月,他与黄侃、朱希祖、马叙伦、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国粹派。1919年11月20日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其主要著作后由南桂馨、钱玄同等搜集整理,计74种,线装,称《刘申叔先生遗书》。高高一摞的《刘申叔先生遗书》,出经入史,让人惊叹。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要属《中古文学史》。刘氏拥袁失败后留滞天津,被蔡元培聘请为北大教授,此书就是其在北京大学执教时所编的讲义,1920年由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印行初版,1923年9月再版,铅印线装本,64页。   刘师培是近代研究魏晋玄学的开创者之一。早在1905年,刘师培就在《国学发微》中对魏晋玄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而当时的学术界,除了刘师培的朋友章太炎外,一般人对魏晋玄学尚相称生疏甚至无知,连大名鼎鼎的梁启超也在写于1902年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说此一时期是“中国数千年学术思想最衰落之时代”。刘师培的看法则不一样,他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较周末诸子之自成一家言者岂有殊哉”,学术争鸣和创新程度不亚于周末诸子;又认为魏晋玄学“撷佛老之精华,弃儒家之糟粕”,此一时期“不可谓非哲学大昌之时代”。对魏晋玄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中古文学史》,第一次把中古文学作为独立的研究对相,筚路蓝缕,功不可没。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广征博引,从政治、思想、风俗、时尚等方面将文学发展变迁的大势和文体文风的演变脉络梳理得格外清晰。其引证资料的弘富和周到慎密,堪称文学史著作的典范,其对史籍的熟稔,令人叹服。该书的体例是,先辑录胪列相关史料,其间杂以己说,再选络文章,呼应前文。以资料为主,己论为客,让史实说话。其资料的选录排列煞费苦心,而在案语评点中又时有真知灼见,启人心扉,影响深远。   在1928年,鲁迅先生曾说:“我看过的已刊的书(指中国文学史一类),无一册好。只有刘申叔的《中古文学史》倒要算好的,可惜错字太多。”且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中,鲁迅推荐说:“研究那时的文学,现在较为容易了,因为已经有人做过工作……辑录这时代文学讲座有刘师培的《中古文学史》……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声明,“我今天所讲,倘若刘先生的书里已详的,我就略一点;反之,刘先生所略的,我就详一点。”可见本书不是一个普通的讲义,而是近现代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   无怪乎当刘氏以拥护袁世凯称帝的丑名踏上北大的讲台时,一向激进的学生们都原谅了他:“看见刘先生的文章,就忘记了他所有的缺点!”   然而,这书也不是一般读者可以读懂的。假定您不是“小学”研究生,开头就让你头晕目眩:“物成而丽,交错发形;分动而明,刚柔判象。在物佥然,文亦由之。惟是?加?通??,?埏实同。偶类齐音,中邦臻极。”他和章太炎先生一样,喜用冷僻字。就说这“?埏实同”意思就是“八荒实同”,也正如“疾雷无暇掩聪”就是“迅雷不及掩耳”,幸好他是给国文系大学生作的讲义,对增加学生的汉语词汇量还是有益的。   不幸的是,在当时,他所在的北大恰好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地带,如火如荼的新文化冲击着他迷古的学问。他按耐不住又集结部分师生,创办《国故》月刊,作最后一搏。然而历史毕竟不能逆转,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声中,刘师培悄悄地逝去。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