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风光览胜.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陇西风光览胜   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肃省南部渭水流域陇西盆地,自然地域开阔。渭水流经全境,境内山川秀美,风光迷人。古城中心坐落着建于宋代的威远楼,雄伟壮观,凸显千古雄风。天下李氏出陇西。陇西还是李氏发祥、发迹、成长、繁衍、迁播之地,是天下李氏的“郡望”故里。陇西堂、李家龙宫等古迹闻名遐迩,是中华人文历史的精粹。      威 远 楼      位于陇西县城中心,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名曰“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孟卜诗有“韩公安抚来秦风,威远楼筑在渭滨,凭眺自看西土月,旌胜已靖朔方尘”之说,何时移于城中无考。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制铜壶滴漏及更鼓置于其上,在夜间击鼓报更,俗称鼓楼。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依旧址重建,取名为“雄镇楼”。清道光十六年(1836),又加修葺,并将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所铸重达4 000公斤的铜钟移置楼上,击之声闻四达10余里,俗称钟鼓楼。现威远楼为砖基三层木楼,通高26米,一楼有廊柱24根,三层楼均为正面飞檐,檐下斗拱彩绘,结构严谨,造型雄伟,为歇山顶式建筑。1958年以来,陇西县政府组织人力多次维修,雕梁画栋,丹青彩绘,焕然一新,为陇西一雄伟建筑。游客可登楼远眺,鸟瞰县城全貌。      仁 寿 山公 园       位于陇西县城西南1里处,东西走向,海拔2 057米,是陇西境内一座闻名遐迩、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素有“天边仁寿”之美称。   今日仁寿山,大殿巍峨,亭廊巧布,花木扶蔬,景色宜人。仁寿山公园树木葱茏,殿堂林立,成为游人踏青游览、逢节聚会的旅游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的“李氏祭祖节”、“朝山会”在这里举行。1997年,仁寿山公园晋升为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      保 昌 楼      位于陇西县渭河北岸河浦山岘口。该楼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由巩昌知府颜士璋筹划,本地木匠莫长泰、瓦工蔡全福、画工李元等修建,为三层木楼,长宽各10米,高14米,一、二楼楼檐为四角形,三楼为八角攒顶式屋顶,共有廊柱32根,斗拱52朵,棂栏巧秀,飞檐翼然。“保昌”为保一方繁荣昌盛之意,是陇西北川游人入城的第一景观。保昌楼为省级保护文物。      文 峰 塔      位于素有“旱码头”之称的陇西县文峰镇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该塔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是一座底座直径4米、高34米的七级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1985年,陇西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翻瓦搭顶,填补裂缝,加铁匝四圈(一至四层),混凝土浇灌塔基。修复后的文峰塔八脊攒顶,角悬风铃,顶端立一钵体瓦瓶,颇有气势。      陇 西 堂      位于渭水之滨的仁寿山森林公园风景区,雕梁画栋,丹青彩绘,飞檐翼然,气势雄伟。唐代著名书法家、“书中仙手”李邕墨迹 “陇西堂”巨匾高悬其上,字迹纵横驰骋,潇洒飘逸。抱柱联书:“五千言道德一经鹿洞流芳龙门缵绪,十八子公侯万代柳袍常染蓉境常开”,“陇山巍巍巩昌十方誉满秦晋,渭水滔滔南安八景声冠洮岷” 。内设李氏先祖牌位三尊:李姓始祖利贞公、李氏先祖李耳公、李氏先祖李崇公。   陇西堂殿前,置一座高1.8米、直径0.95米的圆形三足宝鼎,上面铸刻古朴凝重的“陇西堂”三字,上加青龙顶盖,终日香烟缭绕。院中苍松翠柏,肃穆幽静,花香氤氲,风景宜人,吸引着众多游客,牵系着万千李氏儿女的情愫。广大海内外李氏同胞和各界游客纷纷前来这里寻根祭祖,旅游观光。      李 家 龙 宫      始建于唐中期,在今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庙儿巷,相传是李氏聚居地。称其为宫,是因建成时不但规模大,而且规格也高于庙,为上、中、下三组建筑,殿堂林立,建筑巍峨,古柏森森,环境肃穆,颇为壮观。唐王朝末期,社会动荡,民族交融,陇西李氏大举渡江南迁,遍布各地,李家龙宫数度遭毁,变成一片废墟。后又历经重修和拆毁,许多建筑夷为平地。   1993年以来,陇西县多方筹措资金,对李家龙宫西主殿、南北两侧殿、北殿、过庭、聚贤楼、郡公楼、戍边楼、荷花池和北天第一门进行了恢复原貌的维修,并修建了龙宫围墙,完成了龙宫环境的硬化、绿化和美化,陈列了“陇西李氏文化展览”,基本具备了海内外李氏祭祖的条件。正堂供奉“李氏始祖利贞公”、 “李氏先祖李耳公”、“李氏先祖李崇公”、 “李氏先祖李琼公”之位,供族人祭祀。一批又一批来李家龙宫的游人和李姓儿女,手抚龙树,望着修葺一新的李家龙宫,思绪万千。      战 国 秦 长 城      战国时期,为了防止北方匈奴的南下,北方的赵国、燕国、秦国都修筑了长城。甘肃境内的长城是秦昭襄王时期,约公元前272年前后开始修筑的。西端起自现在的岷县,经临洮、渭源、陇西、通渭、静宁进入宁夏,再到甘肃镇原、环县、华池,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