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八章PPT
第八章 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
血管内神经外科是在X线的监视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进行直接治疗的学科。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是血管内神经外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发展包括可脱性球囊技术、游离弹簧圈、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和电解可脱性; 弹簧圈(GDC,EDC)技术等几个阶段。特别是GDC的问世,使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再塑形(remodeling)等特殊的血管内治疗方法,使动脉瘤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目前,在欧洲地区,80%的动脉瘤首选血管内治疗,北美地区为40%,而国内则为15-20%。在一; 项多中心合作(1SAT)包括大宗病例的前瞻性研究中,对手术夹闭(1070例)和血管内治疗(1073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均可有效地防止动脉瘤再出血,但血管内治疗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则明显小于手术夹闭。
一、有关适应证的选择问题:
1.几乎所有的动脉瘤都可采用血管内治疗。特别是高龄患者,合并心、; 肝、肾等严重疾患的患者,以及其他不适合外科治疗者。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应首选血管内治疗。
2.宽颈动脉瘤,梭性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可采用再塑形技术或支架放置技术治疗。
3.瘤体/瘤颈比大于1.5,小动脉瘤(小于15mm)最适合血管内治疗。
二、 有关禁忌证
;1.患者临床状况极差(HuntHess分级为Ⅳ或V级)。
2.凝血障碍或对肝素有不良反应者。
3.对造影剂有过敏史者。
三、栓塞方法:
应用血管内技术将微导管超选择插入动脉瘤内,放置相应的栓塞材料将动脉瘤闭塞。具体操作技术请参阅有关专业书籍。;建议:
1. 选择血管内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要根据术者对血管内技术和外科技术的掌握程度。一般情况下,后循环的动脉瘤多采用血管内治疗,而后交通动脉瘤或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多选择外科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应尽早安排脑血管造影,如果没有非常严重的血; 管痉挛,应在造影的同时,进行栓塞治疗。
第二节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治疗
目前,脑动静脉畸形(AVlVl)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不宜手术者,可结合血管内治疗或伽马刀最治疗。随着导管材料和栓塞材料的发展,血管内治疗在脑动静脉畸形的综合治疗中已占越来越重要的位
; 置。
一、适应症
1.位于功能区或深部的AVM,手术切除风险较大者。
2.血管畸形较大,手术切除困难者。
3.病人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者。
二、禁忌证:
同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三、栓塞方法:;将适当的微导管插入畸形团内注入相应的栓塞材料,如NBCA或ONYX等,将畸形团闭塞。
四、术后处理
1.压迫穿刺点10-15分钟,无活动出血后人工压迫或加压包扎40分钟以上,平卧至少8小时。
2.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五、并发症及处理:
;1.正常血管栓塞:栓塞剂进入正常血管所致。故操作时要求微导管的头端需进入畸形团内。
2.导管粘附于血管壁:见于注射NBCA时,采用稀的NBCA(浓度小于25%)可减少此并发症。使用ONYX栓塞时,应避免导管顶端埋在ONYX内过长。
3.脑出血:血管破裂所致,故微导;管操作要轻柔。
4.正常灌注压突破:见于高流量或巨大:AVM二对于盗血严重的AVM;可进行分期栓塞或栓塞后降血压。
建议:
1. 外科手术容易切除的AVM,一般不推荐血管内治疗。
2. 单纯应用血管内技术治疗AVM时,不主张应用固体栓塞材料,而应该; 用液体栓塞材料。对于伴有动静脉瘘的AVM,可用弹簧由减低血流后再注射液体栓塞材料。
第五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
的支架放置术
颈动脉粥样化狭窄性疾病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项技术。最近,Whole发表了欧美和亚洲地区36个医疗中心的5210例颈动脉支架放置术的调;查结果,30天围手术期的死亡率为0.86%,严重脑卒中1.49%,轻度脑卒中2.72%,6个月和12个月的再狭窄率分别为1.99%和3.46%。该结果仍明显优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从目前的资料看,颈动脉支架放置术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支架放置术无颅神经损伤的危险,而颈动脉内膜; 切除术所造成的颅神经损伤为2%-12.5%。②可治疗手术难以到达病变,如颅内段动脉狭窄:③不需要全麻,操作过程中可随时观察病人的神经功能状况,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可随时终止治疗:④术后恢复快。
一、适应症:
(一)颈动脉狭窄适应症
1.颈动脉狭窄大于70%;患者有与; 狭窄有关的神经系统症状。
2.有与狭窄有关的脑实质缺血影象学表现。
(二)椎动脉颅外段血管成型术适应症
1.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症状或反复发作的后循环中风,内科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无效。
2.一侧椎动脉开口狭窄程度超过70%,另外一侧发育不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