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选修6 环境保护 选修模块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 考点1:人类与环境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图所示: * 2.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 社会 阶段 生活活动 规模特点 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人地关系 原始 社会 渔猎和采集 轻微 低水平 协调 农业 社会 伐林垦田、取木建筑 加大;出现水土流失、频繁的水旱灾害等 改造自然关系紧张 * 社会 阶段 生活活动 规模特点 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人地关系 工业 社会 大规模工业活动、索取资源、排放废物 空前加剧;出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 征服自然人地对立 后工业社会 后思慎行、破坏与治理并存 普遍关注对 环境的影响 谋求人 地关系 的协调 * 读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 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 环境和 环境两大类。 (2)图中①表示人类通过 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量;图中②表示人类通过 活动,以废弃物的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 (3)图中③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力越大,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也越 。 大 人类 天然 人工 生产 消费 * (4)下列现象与图中①~④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采伐森林—③ B.交通噪声—② C.围湖造田、湖泊减少—① D.酸雨腐蚀建筑—④ B * 熟练掌握环境的概念和分类,是解答此题的基础。结合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图,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理解图中各箭头的不同含义是解答的关键。 答案:(1)人类 天然 人工(2)生产 消费(3)大 (4)B 【规律技巧总结】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依赖于自然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 下列属于人类活动不合理,使环境遭到破坏的是( ) A.汶川地震后,房屋倒塌 B.撒哈拉沙漠的茫茫沙丘 C.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 D.保护天敌,控制虫害 C * 地震的发生是自然原因所致,不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茫茫沙丘属天然环境,也不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保护天敌、控制虫害不会使环境受到破坏。故A、B、D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 考点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形式 表现 原因 资源短缺 人口总量和人均资源需求量的增长,形成了一种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而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的矛盾,使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 * 表现 原因 环境污染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的调整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 表现 原因 生态破坏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坏、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 全球环境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近50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各个角落。人类的某些行动,使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人类的生存 * 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有( ) A.奶粉风波 B.水质变坏 C.水土流失 D.石油泄漏 解题的关键在于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概念。环境污染有污染物质的排放,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而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并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C选项是由于破坏植被而引起的环境退化,故选C。 答案:C C * 【规律技巧总结】 一、如何区别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概念:是指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导致环境污染出现,环境质量急剧下降。 (2)类型:根据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种类的不同,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 * ①工业“三废”以及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控制,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②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中或郊区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③交通、工厂等造成的噪声污染; ④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 ⑤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放射性污染等。 * 2.生态破坏 (1)概念:是指人类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类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主要有: ①滥伐森林,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使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②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物理第二章节2章节.ppt
- 2012届高考地理高考复习方案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第35讲世.ppt
- 光的干涉1-32011课件.ppt
- 2012届高考地理高考复习方案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第36讲一.ppt
- 2012届高考地理高考复习方案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第37讲五.ppt
- 大学物理第二章节牛顿定律.ppt
- 2012届高考地理高考复习方案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第38讲六1章节.ppt
- 大学生安全文化吴超1-1章节.ppt
- 2012届高考地理高考复习方案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第40讲中.ppt
- 大学生安全文化吴超1-3章节.ppt
- 2012届高考复习地理课件人教山西用选修模块选修6第2节_环境.ppt
- 2012届高考复习地理课件人教山西用选修模块选修6第3节_自然.ppt
- 2012届高考复习地理课件人教山西用选修模块选修6第4节_生态.ppt
- 2012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新课标中国地图版第5单元第15讲自然.ppt
- 2012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新课标中国地图版第5单元第16讲全球.ppt
- 2012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新课标中国地图版第5单元第17讲寒潮.ppt
- 2012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新课标中国地图版第5单元第18讲水资.ppt
- 2012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新课标中国地图版第6单元第19讲人口.ppt
- 2012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新课标中国地图版第6单元第20讲人口.ppt
- 2012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新课标中国地图版第6单元第21讲环境.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