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寺、马牙雪山、乌鞘岭及其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堂寺、马牙雪山、乌鞘岭及其他   从兰州西行,就是赫赫有名的河西走廊了。这是一条交织着历史、传说、丝绸以及歌舞的长廊,但对于一个行者而言,沿途的风景与兰州以东茫茫的陇东高原相比,可谓更加苍凉。其实,这正是大地为芸芸众生设下的假象与迷宫。倘若你能静下心来深入到河西走廊腹地,就会发现情形大为不同。甚至可以说,河西走廊的每一个地方,都在苍凉的外衣下拥有一颗鲜活而饱满的心灵。作为河西走廊门户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就像是热情侠义的河西走廊给每一位行者双手捧出的一枚绿松石。   一个刚刚踏上河西走廊的人,或许会因为天祝的存在而对后面未知的旅行充满些许期待,并且会因此自然而然地减少某些关于河西走廊的担忧:河西风大,不至于吹散羊群;河西沙多,不至于打翻马兰。所以,天祝的意义就在于,它在暗示你:河西走廊不仅仅是一条承载着不同歌舞、不同风情的丝绸,它还会温情脉脉地替你拂去经年的风尘,给你一个香甜的大地之梦。   我在天祝这座心仪已久的小县城落下脚,入住一家离天堂寺仅有一墙之隔的藏族农家乐。充满藏域风情的房间布置,在给你视觉的新鲜感之余,更能让你的心灵获取一份震撼。我至今还记得那座院落里开得极艳的芍药,像是一句极美的诗,突兀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当然,漫无边际、随心所欲的天祝之旅,更是一段美好的记忆,它将英雄的华锐部落的点点滴滴植根于我的内心深处,轻易不会泯灭。      天堂寺      于我而言,天堂寺是一座未睹其容就先闻其名的千年古刹。到达之前,我就知道它不仅是甘青藏区非常有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而且因其是华锐部落的成长摇篮而久负盛名。   在这个盛夏之日,我再一次从水泥、楼群、汽车与噪音充斥的世界里抽身而出,风尘仆仆地到达,将自己置身于猎猎飘动的经幡、袅袅升起的桑烟和盏盏点燃的酥油灯中间,置身于不绝于耳的诵经声和鼓乐声中,混迹于稀少的人群中,拾级而上,抵达天堂寺的内核。在这座背靠宝瓶山、前映照壁山的恢弘寺庙里,我满怀虔诚与谦卑之心,从一座殿堂到另一座殿堂,潜心于塑像、雕刻、壁画和法器当中。   因为是早晨,游客甚少,寺院显得出奇地静。薄薄的雾自后面的宝瓶山弥漫而来,仿佛给大地裹上了一层轻纱。在宁静的寺院里,我轻抚着转经筒,从右向左,虔诚地绕转……就在此刻,我与一位身着绛色服装的僧侣不期而遇,他正在专注地做着早课,淡定的目光里有一份自得其乐的陶醉感。我不由地想,他虽是小小僧侣,却是我们所有凡俗之人尊敬的师长,因为他在身体力行地教我们懂得:陶醉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在结束旅行后,我曾读到一份天堂寺的史料。史料记载:自唐代初建到解放初期,该寺历时1000多年,其间曾数度毁于兵燹,又多次重建扩建,建筑规模日趋宏大。据统计,1956年,该寺占地1500多亩,有佛殿14座,经堂40座,活佛昂欠有东科尔、嘉义、嘉若、八哈、玛其、阿万、赛义、莫科、仓哇、德格、夏玛、达隆、华藏等17座,僧人院落300多廓,房屋 4000多间。殿堂楼阁、高墙深院各有姿态,互为衬托,共同组成景象壮观的汉、藏建筑群。   出了天堂寺的大门,即是一些出售哈达、牛角梳的小商贩。他们矜持而彬彬有礼,不像其他景点拉着游客的衣襟去兜售的小摊贩。事实上,他们的存在恰恰给宁静神秘的天堂寺平添了一份尘世之气。在远处哗哗流淌的大通河里,清澈的河水与一块块洗得发白的石头彻夜交谈,不知会不会惊扰天堂寺里的佛祖?   就这样,我与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匆匆告别。      马牙雪山      在我抵达马牙雪山之前,就已经读到了两首与它相关的诗歌,一首是诗人古马所写,另一首是诗人阳?r所写。两首出自优秀诗人精短隽永的诗歌早已让马牙雪山在我的内心充满了神性的光芒和浓厚的具象意味。   马牙雪山,藏语称阿尼嘎卓,因其形似马牙,终年积雪而得名。古诗里有名的“马齿天成银作骨,龙鳞日积玉为胎”,描绘的正是马牙雪山的胜景。事实上,远远望去,马牙雪山犹如一匹仰天长啸的骏马,正如古马诗句所言,“峰峰向我吡着”。然而当你从炭山岭镇出发,沿着幽深狭长的阿沿河谷前行时,就会以为自己误入了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当中。满河谷的野花整齐地盛开着,像一场正在举行的鲜花宴会;明澈的溪水潺潺流过,如同大地在呓语。至马牙雪山脚下,拾级而上,可至天池。一路上,依然是黄、红、紫等颜色各异的小野花、苍翠的灌木和绿油油的草地;头顶,间或有一两只鹰滑过,在白云游走的蓝色天空留下一道长长的划痕。此际,还有不知名的小鸟,在婉转地歌唱。所有这些集合起来,如同一幅移动着的风景画。   马牙雪山是华锐部落崇拜的神山,所以,它自然是一座拥有无数传说的山。一说这里曾是格萨尔大战霍尔国的古战场;又传华锐部落十三兄弟合力战九头妖魔,英勇牺牲后,十三兄弟的十三支青剑和十三匹战马的玉牙化成了马牙雪山;也说有108座神湖分布于各个山头。事实上,这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