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江畔单车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溪江畔单车行   在山水如画的楠溪江畔,散落着许许多多的古老村镇,浸润着耕读传家的淳厚民风。在人们熟知的芙蓉、苍坡、岩头等招牌式古村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却更加原汁原味的朴素村落,在青山碧水中默默美丽着。从旅店借辆单车,迎着清凉的江风,沿江而行,心中隐隐有一支古曲在吟唱: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篷溪,康乐亭边的桃源仙境      一早上从岩头镇出发,厚厚的云层下,天色显得有些阴沉。沿着平坦的公路骑行到楠溪江的支流鹤盛溪畔,沿溪东行,浮云渐散,阳光灿烂,江对面的群山在云雾掩映中。溪边有浣衣的农妇,溪中碇步桥上有荷锄而行的农夫。   蓬溪村是楠溪江中游自然风光最优美的古村落。村子东西南三面环山,狭长的村落就是山岙中小小的桃花源。蓬溪的村民以谢氏为主,杂居着少量的李姓。楠溪江流域的谢氏都是名门之后,他们的远祖是古代赫赫有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谢氏在东晋一朝,既是百年望族,又有中兴之功,谢灵运世袭爵位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刘裕篡夺司马氏政权后,打击旧家世族,谢灵运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38岁的谢灵运被放逐为永嘉太守。到永嘉后,谢灵运意气消沉,寄情山水,不问政事。想必楠溪江的佳绝山水留给谢灵运的印象实在太深,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谢灵运在广州被害后,后人扶柩回到永嘉,建墓并定居于温州城内。北宋年间,谢氏后裔又回到鹤盛溪畔建村筑寨,圆了六百年前谢灵运的一个山水隐居之梦。      沿公路朝骑向村口,只见村口的古樟树和树下的关帝庙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虬干参天的古樟卫护着村子的水口,是村人为镇住从鹤盛溪上游冲下来的洪水而栽种的。关帝庙也是为了保佑水口而建,用来祈福辟邪,保障全村平安。关帝庙前的小广场,就是村里四时八节游龙舞狮的活动场所。来到山脚下的谢氏大祠堂,绕行一周,看得出祠堂规模相当大,门口有烫金篆书写着“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碑庙”字样。   有一幢楠溪江流域典型的“水院”住宅比较有特色。三进两个院落,前面的水院正中是条石砌筑的甬道,甬道两侧是对称的两个水池;后面的水院则整个院落都是池水,池边的屋檐下胡乱堆放了直叠到檐椽的柴禾稻草。根据门前的说明,这所水院宅第建于明代,加上左右的跨院,房间总数有七十多间。现在虽显破败,在四百年前可是乡间数一数二的豪宅了。      回到村中,找到全村中心位置的康乐亭。亭子一面是墙,两边是美人靠,亭内柱子上书有不少颂扬康乐公谢灵运的对联。那面墙上建有三个小龛,中间那个较大的绘有谢灵运的画像,一副倨傲的古代仕人形象。我们在村中的小巷里绕来绕去,终于来到一座高大气派的青砖嵌石匾门楼前,门额上赫然书有“近云山舍”四字。题字的落款是南宋大儒朱熹,两边是体现儒家传统教诲的石雕对联“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进入院中,最惹眼的是右手一道用青砖镂雕而成的花墙,长8米多,高近3米,上面密密麻麻地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原来这就是篷溪人最骄傲的一处古迹,建于晚清,是永嘉县保护文物。据说本来是左右对称的两堵墙,对面的早已破坏无存。   传说朱熹在两浙东路常平盐茶公事任上,曾到楠溪江访问地方学者宿儒,其中就来过蓬溪村。原来村口鹤盛溪绝壁上的摩崖石刻有朱熹题的“钓台”两字和一首五绝:   “观鱼胜濠上,把钓超渭阳。严子如来此,定忘富春江。”   四句小诗评点了庄子、姜子牙、严子陵三位隐逸于山水、超然于世外的大名人,也把蓬溪村水口的绝佳胜迹发扬到淋漓尽致。只不过现在说这些都是遗事了,这些摩崖石刻都已在二十多年前村里修筑机耕路,开山炸岩的隆隆爆破声中化作烟尘,随鹤盛溪的清清流水而永远逝去了……      鹤阳,白鹤曾经起舞      离开蓬溪,沿鹤盛溪继续骑行,大约二十分钟便到了鹤阳村。广播里响亮地播着弹词,村口一个门楼跟前,三三两两的村人在闲聊。从门楼进去,只见樟树、小鸟、小孩、牛粪。   鹤阳村地处通向石桅岩景区必经之地,深山峡谷,环境清幽秀丽。遥想当年,白鹤翩翩,迎风弄羽,青山绿水间声声清亮的鹤唳。而千百年以后,鹤已珍稀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鹤盛溪风光依然秀美如昔,鹤阳却变得名不符实了。   自古以来,“幽阁棱余碧树索,琅琅中有读书声”的鹤阳就是个读书吟诗的好地方。据鹤阳《谢氏宗谱》记载,鹤阳谢氏与蓬溪一样,都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后裔。这个村子历代诗人辈出,宋代有隐居鹤阳,著有《和樵集》、《梅花百韵诗》的谢隽伯;明代有博通经史、工于诗词的谢道宁、谢道本,以诗书画堪称三绝的宫廷画师谢庭循等等。他们描写家乡鹤阳的诗作,熠熠生辉,琅琅上口,盛传不衰。      村中的老屋多为明末清初建筑,但从建筑风格与特点来看,仍留有宋代“营造法式”的传统格调,形制非常简洁古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