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音方言忆过去
翻检张掖市志,许多不用或语义缩小的方言土话,留存了过去的生活。如今,经历过的岁月被夹在了历史的纸页间,断裂的历史需要链接。 30年前祖母还在世,不会看钟表,但起得早,老人把晨星叫“亮明星”,把雷叫“呼噜爷”,吓唬我们时就说呼噜爷来了。70年代初搞人防备战时,街头贴出美国鬼怪式飞机和苏修飞机宣传画供人们分辨,我们就把那图上的飞机当呼噜爷,印下了少年更事后对世界的最初恐惧。
30年前张掖大街的地面还没硬化,路上的小石头叫“石娃子”,好像有生命。以前常下雨,家产院子中心空地叫“丹池子”,丹池子种花兼蓄雨水。城里都有芦苇,现在的中心广场后面原先的水塘就叫“苇池子”,旁边的小树林叫“树塘子”,冬天结了冰,我们就坐冰车子在上面滑冰。“皮坊街”(街音“该”)有硝制皮子的作坊,还记得一个被下放的“眼镜”佝偻着腰从硝水中捞出带臭味的皮子用铲刀刮削熟制的情景。城里有杨树的地方就有“老哇”――乌鸦的俗称,可能是取它在日暮时分归巢时还没有觅到足够的食物而爱叫的意思吧,那时人吃不饱,哪有鸟兽的食物等人温饱后拓展生存空间,老哇早被驱赶到视野之外不见了。看到“高梁”这词别以为就是高梁,这是张掖人叫蜻蜓呢,“叶贴子”好理解,蝴蝶停下不飞时,翅膀并拢的样子像贝占在叶片上,抓高梁扑叶贴于也是我们儿时的一项游戏。
那时城里还没有自来水地下水位比现在高,挖3米之右就出水,几个院子用一眼水井,木板或空树段围成井栏用“拢子”提水,拢子就是铁皮水桶,井栏上有拢绳勒下的槽,井沿冬天结冰很滑,提水要小心翼翼,要防拢子掉到井中,我们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城里也没有水冲厕所,只有垫土的圈,乡里人用“推车子”起掉大粪,推车子就是独轮车,因为院子进不去大车,推车子是最便利的运输工具。“恶索”是垃圾,取其视觉所引发的心理感觉,见了稀里索罗条状的废物,就引起心里的厌恶感,现在垃圾分类装袋后往垃圾道一扔了事,这词慢慢听不到了。
那时,娃娃的开裆裤叫“衩衩裤”,衣裳的前襟叫“捞襟”,没有手提包,更不像现在塑料袋满天飞,菜买上就绾起衣襟兜在胸前,衣服的后襟叫“扬尾巴”(尾音“义”),可能是形容人们还像未开化的猴子吧!现在衣服早进化到休闲的层次。但还听到把衣服口袋叫“搭包”,这倒概括出使用部位最本质的特征,布纽扣口叫“纽袢子”,把布毛毡棉鞋叫“鸡窝窝”,一是天冷垫鸡毛取暖,二是言其暖和像鸡窝。孩子的剪发头叫“英毛墩”,我想了好久,觉得这词最费解也最有特征,是孩子剪头后英姿勃发虎虎有生气呢,还是憨实淳朴一如当地民风?总之,中分有厚度的头发,像茂盛的青草被稍稍平着修剪,不讲究发型却又是那时最特别的发型。
过去没有跨季节性蔬菜,春天先吃黄芽葱,然后寡水面条饭里调热萝卜子,就是水萝卜,是春天上市早的一种菜。毛桃儿是土生的桃子,等不到成熟就摘下来卖钱。现在满街的花卷馒头的前身叫 “刀把子”。“脑豆子”是形如桃子的一种豆类,就是过去孩子们的小食品。张掖过去有很多炒豆子的作坊,现在当街门面熏得发黑的铺面早已消失不见,但脑豆子又出现在超市中,可见这豆子的生命力很长。过年买一副“羊吊子”,就是羊的下水。叔叔结婚在家里摆席,厨子很神气地手托“掌盘”,喊着“油啊!油啊”走过来,掌盘就是端菜的大木盘,上面有我们垂涎欲滴的西北大菜,那时也只能在席上吃到它,那可是羊肝羊肺羊心剁碎了掺粉面调料,炸了卷干子正宗做的。婶婶出嫁前用线绞掉脸上的汗毛叫“开脸”,祖父买几斤待客的纸包糖叫“糖瓜子”。从忧患的日子走出,生活好起来后格外怀想那时候咂糖瓜子的甜,现在,吃什么都不觉香了,但不想倒回到从前。
一年四季爱跟祖母住在院南面的屋里,冬暖夏凉的这屋叫“倒座”(倒音“道”),“梁花”是屋顶,“仰尘”是上面糊一层隔灰的纸,“床桌子”(床音“况”)上的大木箱叫“板箱”,一对板箱多半是祖母辈们的陪嫁,里面是些过时的东西,但可能就有见证历史的物件。天冷时架火盆取暖,讲究一点就用木炭,一般用“砟子”,砟子就是煤炭,挖煤的工人叫 “窑猫子”,大概是形容他们弯腰背煤时的灵活吧。买来砟子掺黄胶泥脱成煤砖。做饭用柴火灶,大户人家的灶房也是黑的,拉的风箱叫“风匣”,不像现在用鼓风机、液化气,还有抽油烟机。家家还有叫“老罐”(罐音“关”)的粗瓷缸,主要腌过冬的咸菜。炕上的小方桌叫“炕桌子”,睡起来在炕上喝过再下地,喝就是吃早。点的意思。 我们下学后作业不像现在的孩子这样多,都玩一种捉迷藏的游戏叫“道道家”。几个院子相通,构成了快乐的迷宫,玩完后浑身是土;就是鼻子上也有土,张掖人把娃娃的鼻子叫“鼻疙瘩”,言其小巧可爱。“压油马”是找到一块板,中间支垫起来后你上我下晃荡的一种游戏,类似于今天的跷跷板。“嚎皮胎”形容爱哭的孩子,哭时脸像一个鼓胀的小皮球。“颠顿”是说老人糊涂:人生经历颠沛流离风风雨雨,思维停滞了下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