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分析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分析PPT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DIC 高危因素分析 研究背景 败血症和DIC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已形成相对完整的诊疗规范,但仍是危重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新生儿凝血系统在较低的水平上维持相对的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自身代偿能力较弱,易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导致DIC; 因此预防DIC的发生十分重要。 研究背景 ?? 病例资料 2008年4月1日—2009年4月1日期间,入住本院新生儿一科(NICU)诊断为败血症并符合研究标准的128例新生儿。 1、家族中有血友病及其它出血性疾病史,母亲产前、产时及婴儿用过对凝血、纤溶有影响的药物;2、入院后24小时死亡的病例。 诊断标准 符合上海会议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 DIC 的诊断符合以下条件 : ①临床上有出血、微循环障碍及 (或 )休克表现。 ②5项主要实验室指标: 血小板 100 ×109 /L, 出生4d内凝血酶原时间≥20s,5d以上≥15s;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s; 纤维蛋白原115g/L; D-二聚体阳性 (200μg/L )。 5项中3项阳性,诊断成立,如仅2项阳性,须伴凝血酶时间25s才确诊。 统计方法 单因素分析 X2检验 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 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结果:见表1.1、1.2; 经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结果:见表2. 结果1 表1.1 DIC组与对照组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分组 GA(W) BW(kg) <32 32≤GA<37 ≥37 <1500 1500≤BW<2500 ≥2500 DIC (n=30) 9 13 8 6 16 8 对照组 (n=98) 6 33 59 12 32 54 X2 16.707 7.436 P <0.05 <0.05 结果2 表1.2 DIC组与对照组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分组 剖宫产 多胎 发病 日龄 (<7d) 窒息 RDS 硬肿症 黄疸 代酸 小剂 量肝 素 DIC (n=30) 22 8 15 23 20 13 19 16 11 对照组 (n=98) 53 9 16 24 14 22 37 30 55 X2 3.509 6.096 14.191 26.911 32.307 5.043 6.106 5.15 3.48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结果3 表2 DIC组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名 偏回归系数 P值 OR OR的95%可信区间 胎龄 1.066 0.042 2.094 1.307-8.134 发病日龄 3.331 0.001 27.97 3.945-198.335 窒息 2.067 0.007 7.902 1.754-35.605 RDS 2.405 0.002 11.080 2.485-49.413 硬肿症 2.612 0.004 13.624 2.287-81.176 黄疸 1.785 0.017 5.959 1.382-25.693 小剂量肝素 -2.151 0.011 0.116 0.022-0.612 结果4 OR=11.080 OR=13.624 OR=27.97 OR=7.902 OR=5.959 OR=2.094 OR=0.116 黄疸 讨论1-多因素分析 讨论1.1:发病日龄 发病日龄OR值高达27.97,为最危险的因素。 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 1、早发型败血症多发生在分娩前和分娩时,多呈暴发型,病情危重; 2、新生儿凝血功能状态与生后日龄有关,小于7天的新生儿较大于7天的新生儿更易发生凝血障碍。 讨论1.2: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的危重急症,与新生儿凝血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毛细血管壁受损 组织凝血活酶 凝血系统 血液浓缩 红细胞聚集 血液淤滞 DIC AT-Ⅲ因子、Ⅶ因子、血小板 本研究显示败血症并发硬肿症时其DIC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约为对照组的14倍。 讨论1.3:窒息与RDS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其中以XI、XII、II、VII、IX、X 等维生素 K 依赖性凝血因子降低显著。 有研究表明在缺氧和RDS患儿中凝血被激活。且发生RDS的新生儿多为早产儿,凝血功能不成熟,更易发生DIC。 本研究中DIC组和对照组在窒息和RDS方面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故对于有生后窒息和患有RDS的败血症新生儿更应注意其凝血功能的变化。 讨论1.4:黄疸 本研究显示在DIC组黄疸患儿比例为19/30高于对照组37/98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 考虑与高胆红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