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选择题的解析与拓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高考选择题的解析与拓展

一高考选择题的解析与拓展 ? 江苏2001年理科高考综合卷1选择题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增加 C组织液减少 D淋巴减少  解这道题时很多学生倍感棘手,答案差错较多。  解析:题中出现血浆、组织液、淋巴,无疑与内环境的3种主要成分的关系密切相关,这就使我们联想到三者关系图(图1): 图1 结合上图和相关的人体生理知识,3种成分的关系为(图2): 图2 值得注意是:这里面不包括血液中的血浆蛋白,正常情况下它不能进入组织液和淋巴。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原来在血管中的血浆蛋白渗出,那么血浆蛋白渗到哪儿去呢?分析上图可清楚地看出,血浆蛋白直接进入组织液,而不能直接进入毛细淋巴管,因为没有直接通路。这样该题就可简化为:血浆蛋白从血浆中进入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与原来相比有何变化? 可想而知,血浆蛋白属于一种溶质分子,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吸水”能力随之增加,组织液渗透吸水,含量较原来增加,标准答案选B。 本题可把渗透作用原理变通一下,根据渗透作用原理:水分可从低浓度一边透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一边,根本原因在于,溶质分子的存在引起该处摩尔浓度的上升,从而引起该处“渗透吸水”能力上升的缘故。溶质转移,则渗透吸水“吸滞”水分的能力也随之进入该处。建立这样一个新的数据模型,一些因溶质转移引起水分重新分配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拓展一:把体积与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葡萄糖透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图3),开始和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 图3 A甲高于乙 B乙高于甲 C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D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显然,因葡萄糖分子量为180,蔗糖则为342,百分比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甲处摩尔浓度高于乙处,开始的时候甲处水渗入,液面上升。随后,伴随葡萄糖透过半透膜进入乙而渗入水的能力渐渐下降,直至最后葡萄糖在两侧的摩尔浓度相等,这时乙侧因有蔗糖存在,总的摩尔数高于甲侧,水必渗入而高于甲。故选C 拓展二:典型糖尿病人,与常人相比,会有如下哪种变化() A原尿增加 B原尿减少 C终尿增加 D终尿减少 解析:正常人的血液经肾小球滤过形成原尿。血液中的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留在血管里,滤下的物质包括葡萄糖、无机盐、水、尿素等这些小分子的物质构成的溶液,形成原尿,成人每日约150L左右。 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形成终尿(即尿),成人每天约1.5L左右。尿的形成如图4: 图4 糖尿病人血液过滤下来的原尿,其葡萄糖、无机盐、水、尿素等小分子溶质的浓度与他本人血浆浓度相差不大,所以,原尿几乎无变化。当血糖浓度大大高于正常值时,因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限,有部分葡萄糖无法被吸收,从而终尿中有葡萄糖形成糖尿。所以,该题就可简化为:终尿中带有葡萄糖,终尿量与常人相比有何变化?利用上题的数据模型,常人的尿液无糖,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多了葡萄糖这种溶质分子,其吸滞的水也多,尿液总量比常人为多。 联系实际生活中,典型糖尿病人有三多现象——“多尿、多饮、多食”也可解。上面所述即为多尿,因多尿而带走过多水分和糖,必然要补充,从而造成多饮和多食现象,显然从此处也可破解。标准答案选C。 拓展三:为什么患急性肠胃炎时,通过呕吐、腹泻损失的水分,大大多于进食中的水量? 解析:正常人食物经消化吸收,诸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这些溶质分子的进入有使细胞内摩尔浓度上升的趋势,细胞渗透吸水。患急性胃肠炎时,细胞结构与功能均受到损伤,主动运输无法完成,本应被动吸收的大量水分(主要为来自消化液的水分)也随未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大量丢失,故大大多于进食量中的水。 总之,现在的高考,已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试题将更好地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要求比以前更高了,既考查了对基础知识的领会程度,又考查了对基础知识和原理的联想变通能力。题目注重现实生活及科技发展热点问题而创设的“情景”,解这类考题时,首先,要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了如指掌;其次,要学会对基础知识和原理进行联想变通和拓展,经常做举一反三的练习,那么,这类难题也就不难了。 文/程炜月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