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允价值理论观前进或后退.doc

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允价值理论观前进或后退.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允价值理论观前进或后退

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允价值理论观:前进或后退? Perspective of Fair Value Theory for Chinese Concepts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Go Forward or Go Backward? 谢 诗 芬 湖南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公允价值的中国命运因着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立在即而再次备受瞩目。事实已经证明,国际会计界丝毫没有因安然等事件的发生而改变和放慢采用公允价值、全力实现概念框架最初演绎逻辑的进程和步伐。肩负重任的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跟随国际会计潮流前行、重视采用价值计量导向的公允价值,还是因循“稳健”会计策略后退、更多倡导成本计量导向的历史成本?对此,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学术界都在思考。 本文从公允价值理论角度探讨了中国概念框架建立问题。在作者长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允价值的理论渊源、理论基础和概念的创新性研究,本文最终提出了建立体现公允价值的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八项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构想。本文认为,基于价值和现值理念的公允价值会计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代表财务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违背它将使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难点和成败在本质上全系于我们对公允价值的看法和取舍,因为,对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说,公允价值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是一个复合的会计计量属性,实际上,它直接影响概念框架中从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到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每一个要素的不同倚重;没有高质量的概念框架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后果。 关键词: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理论; 价值; 现值 一、公允价值及其理论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关系 公允价值的中国命运因着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立在即而再次备受瞩目。事实已经证明,国际会计界丝毫没有因安然等事件的发生而改变和放慢采用公允价值、全力实现概念框架最初演绎逻辑的进程和步伐。肩负重任的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跟随国际会计潮流前行、重视采用价值计量导向的公允价值,还是因循“稳健”会计策略后退、更多倡导成本计量导向的历史成本?对此,中国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和学术界都在认真思考。 对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说,公允价值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是一个复合的会计计量属性,实际上,它直接影响概念框架中从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到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每一个要素的不同倚重。要真正认识这种影响,建立符合会计环境变化要求的高质量的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就必须首先充分认识公允价值本身,包括其理论、方法和运用,其中,尤以公允价值理论最为重要。而国内外对公允价值理论的深入研究都是相当欠缺的。本文从公允价值理论角度探讨了中国概念框架建立问题。在笔者长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允价值的理论渊源、理论基础和概念的创新性研究,本文最终提出了建立体现公允价值的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八项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构想——因为FASB(2000)和IASC(2000)曾分别在SFAC7《在会计计量中运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Using Cash Flow Information and Present Value 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s)和《现值问题文稿》(Issues Paper on Present Value)等文献中多次表示,现行概念框架中没有体现公允价值概念,它们将在以后的修订中体现之。 本文认为,基于价值和现值理念的公允价值会计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代表财务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违背它将使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目前一些权威机构和人物的观点令人堪忧;没有高质量的概念框架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后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难点和成败在本质上全系于我们对公允价值的看法和取舍。 二、公允价值的理论渊源 为从理论上探求公允价值风靡世纪之交之谜,谢诗芬、戴子礼(2003)曾从经济学和会计计量视角,对会计理论研究的百年历史进行了宏观的、总体的回顾,以初步寻找和勾画出公允价值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轨迹,发现和论证公允价值在会计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必然性和重要地位,从而把握会计发展的大趋势。我们的研究发现: (1)由于会计计量方法和手段的落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的早期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信息观)与价值计量是若即若离的——产生于1978年至1985年的FASB第1至6辑SFAC就是一个典型,这6辑SFAC未始终如一地坚持演绎法并逻辑地推演出现值会计模式或其他模式,而是中途又倒向了归纳学派的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会计模式,致使该模式被世界各国延用至今,它们实际上也体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